咏古(其十)

骐骥盛壮时,一日驰千里。

臣精今消亡,衰老讵可使。

自杀送荆卿,激之为丹死。

燕中节侠多,无能救太子。

狗屠与渐离,不请非知己。

击筑和歌时,相位徒为尔。

平生游诸侯,所结贤豪士。

曷不待须臾,仓黄挟竖子。

慷慨为羽声,壮士发尽指。

悲风何萧萧,吹泪成寒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古(其十)》,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首句“骐骥盛壮时,一日驰千里”,以骏马比喻英雄豪杰在年轻力壮之时,能够一展宏图,驰骋千里。接着,“臣精今消亡,衰老讵可使”表达了英雄年老力衰,难以再显往日辉煌的主题。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岁月无情,英雄迟暮的悲哀。

“自杀送荆卿,激之为丹死”引用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赞扬了荆轲为了国家大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气。接下来的“燕中节侠多,无能救太子”则感叹了在关键时刻,无人能挺身而出挽救危局的无奈。

“狗屠与渐离,不请非知己”提到的狗屠和渐离,分别是指荆轲的朋友,他们虽然不是荆轲的知己,但在关键时刻却给予了支持。这反映了在生死存亡之际,真正的友情和理解更为珍贵。

“击筑和歌时,相位徒为尔”通过描述荆轲临行前击筑高歌的情景,表达了即使身处绝境,仍能保持慷慨激昂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只在安逸时享受高位的人,他们的地位不过是空壳。

最后,“平生游诸侯,所结贤豪士。曷不待须臾,仓黄挟竖子”表达了对英雄在年轻时广交贤士,但为何不等到时机成熟,而是被小人利用的遗憾。这反映了对人才使用和时机把握的深思。

“慷慨为羽声,壮士发尽指。悲风何萧萧,吹泪成寒水。”这两句以壮士慷慨赴死的形象,以及悲风中泪水化为寒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烈的氛围,表达了对英雄精神的崇敬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历史故事的引用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人才使用和时机把握的反思。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十一)

维昔二周君,皆以诛秦亡。

大义帅诸侯,王朝亦有纲。

惜哉无良将,九鼎归咸阳。

是时秦亦灭,嫡裔止庄襄。

政也实奸生,吕代嬴氏兴。

二世不旋踵,赵高撼其吭。

前秦祖蜚廉,后秦祖文信。

无德易颠覆,虎狼总推刃。

诗书亦何罪,儒生同一烬。

痛绝骊山坑,多言说尧舜。

形式: 古风

咏古(其十二)

徐福入海中,将以求神异。

三千童男女,五谷工师备。

西皇资以行,持为海神赐。

行行得平原,膏腴可兴利。

振子尽妃匹,留王何神智。

福也非神仙,救民有奇意。

诈之出汤火,三千诚不易。

传今东海中,亶州是其地。

相连数大洲,波涛人罕至。

自作一蓬莱,以为祖龙戏。

为仁亦滑稽,自是神仙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咏古(其十三)

峨峨太华山,上有四毛女。

苟非逃学仙,从死成黄土。

光光人鱼膏,泉下照歌舞。

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

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

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

形式: 古风

咏古(其十四)

陈涉奋布衣,遂成士崩势。

偏袒一大呼,秦已无二世。

匹夫举大名,汤武若符契。

扶苏虽当立,诈称亦非计。

将诛无道秦,师行宜大誓。

成败在上天,西向乘锋锐。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细。

为秦多益敌,六国蒙嘉惠。

入关令诸侯,功德可为帝。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