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九)

相如睨柱时,勇气一何激。

一璧虽轻微,如以国与敌。

渑池相高会,盘瓶使秦击。

颈血得溅王,闻言尽悚惕。

威信虎狼秦,御史书功绩。

知死则必勇,智士以为的。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鉴赏

这首诗《咏古(其九)》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通过描述历史上的几个关键事件,展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勇气与智慧。

首先,诗中提到的是司马相如的故事,他“睨柱”时的勇气令人激赏。这一典故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描述了相如在面对强敌时的英勇表现。接着,诗中提到一块璧玉虽轻,但价值连城,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力量,不可轻易与敌人交换。

随后,诗中引用了渑池之会的历史背景,这是赵国与秦国的一次外交交锋。在此次会面中,赵国的使者蔺相如以其机智和勇气,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甚至迫使强大的秦国君主秦王击缶以示妥协。这一事件体现了蔺相如的智慧和胆识。

最后,诗中提到了秦王在听到蔺相如的言论后,不仅感到震惊,还对蔺相如的勇气和智慧表示敬畏。这不仅展示了蔺相如个人的魅力,也反映了他所代表的国家力量和威信。

整首诗通过这些历史典故,赞扬了古代英雄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勇气、智慧以及对国家忠诚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在面对强敌时,智慧和策略往往比单纯的武力更为重要。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十)

骐骥盛壮时,一日驰千里。

臣精今消亡,衰老讵可使。

自杀送荆卿,激之为丹死。

燕中节侠多,无能救太子。

狗屠与渐离,不请非知己。

击筑和歌时,相位徒为尔。

平生游诸侯,所结贤豪士。

曷不待须臾,仓黄挟竖子。

慷慨为羽声,壮士发尽指。

悲风何萧萧,吹泪成寒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咏古(其十一)

维昔二周君,皆以诛秦亡。

大义帅诸侯,王朝亦有纲。

惜哉无良将,九鼎归咸阳。

是时秦亦灭,嫡裔止庄襄。

政也实奸生,吕代嬴氏兴。

二世不旋踵,赵高撼其吭。

前秦祖蜚廉,后秦祖文信。

无德易颠覆,虎狼总推刃。

诗书亦何罪,儒生同一烬。

痛绝骊山坑,多言说尧舜。

形式: 古风

咏古(其十二)

徐福入海中,将以求神异。

三千童男女,五谷工师备。

西皇资以行,持为海神赐。

行行得平原,膏腴可兴利。

振子尽妃匹,留王何神智。

福也非神仙,救民有奇意。

诈之出汤火,三千诚不易。

传今东海中,亶州是其地。

相连数大洲,波涛人罕至。

自作一蓬莱,以为祖龙戏。

为仁亦滑稽,自是神仙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咏古(其十三)

峨峨太华山,上有四毛女。

苟非逃学仙,从死成黄土。

光光人鱼膏,泉下照歌舞。

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

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

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