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鞦韆。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早已因春雨而伤感,更何况眼前芳草一片繁茂。
宫中刚刚赐下清明节的火种,大臣们悠闲地分赏白色的打马游戏钱。
紫色路上骏马嘶鸣,绿杨树下荡起彩色的秋千。
游人还记得太平时代的景象,暗暗欢喜如今的风光依旧像昔年。

注释

蚤:早。
是:表示判断或确认。
伤春:对春天逝去的感伤。
可堪:怎能忍受。
芳草:鲜美芳香的草,常指春草。
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宫廷内的官员。
初赐:初次赐予。
清明火:古代清明节时皇宫赐给臣民的新火。
上相:高位的大臣。
闲分:闲暇时分。
白打钱:一种唐代的博戏,这里指大臣们的游戏活动。
紫陌:紫色的道路,代指京城的道路。
乱嘶:马匹乱叫。
红叱拨:红色的骏马。
绿杨:绿色的杨柳。
高映:高高映照。
画鞦韆:彩绘的秋千。
游人:游玩的人。
记得:回忆,记起。
承平事:太平盛世的事情。
暗喜:暗暗高兴。
风光:风景,景色。
似昔年:如同过去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在清明时节的风光与市井生活。首句“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通过对细小生命的比喻,表达了春天到了而万物复苏,连细微之物也感受着春意,而芳草则更加繁茂。

接下来的两句“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展示了宫廷与官员的生活状态。内官指宫中侍女,她们开始使用新燃起的清明时节的火种;而上相(宰相)则在闲适之中分发白色物品,如可能是银两或其他赏赐。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鞦韆”一句,则描绘了长安街头的繁华景象。紫陌指的是街道,乱嘶与红叱拨都是对牛马等牲畜声音的形容词,而绿杨则是指随风摇曳的柳树。

最后两句“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游历者,对往日繁荣景象的怀念之情。承平指的是太平盛世,而暗喜则是对当前风光与往昔相似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长安清明时节的繁华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美好时光的怀旧之情。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长年

长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诗胜旧诗。

十亩野塘留客钓,一轩春雨对僧棋。

花间醉任黄莺语,亭上吟从白鹭窥。

大盗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太平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阳赠别

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

大抵行人难诉酒,就中辞客易沾衣。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

见师初事懿皇朝,三殿归来白马骄。

上讲每教倾国听,承恩偏得内官饶。

当时可爱人如画,今日相逢鬓已凋。

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东游远归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

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

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