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鞦韆。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长安城在清明时节的风光与市井生活。首句“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通过对细小生命的比喻,表达了春天到了而万物复苏,连细微之物也感受着春意,而芳草则更加繁茂。
接下来的两句“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展示了宫廷与官员的生活状态。内官指宫中侍女,她们开始使用新燃起的清明时节的火种;而上相(宰相)则在闲适之中分发白色物品,如可能是银两或其他赏赐。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鞦韆”一句,则描绘了长安街头的繁华景象。紫陌指的是街道,乱嘶与红叱拨都是对牛马等牲畜声音的形容词,而绿杨则是指随风摇曳的柳树。
最后两句“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游历者,对往日繁荣景象的怀念之情。承平指的是太平盛世,而暗喜则是对当前风光与往昔相似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长安清明时节的繁华与和谐,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美好时光的怀旧之情。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长年方悟少年非,人道新诗胜旧诗。
十亩野塘留客钓,一轩春雨对僧棋。
花间醉任黄莺语,亭上吟从白鹭窥。
大盗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太平基。
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
大抵行人难诉酒,就中辞客易沾衣。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
见师初事懿皇朝,三殿归来白马骄。
上讲每教倾国听,承恩偏得内官饶。
当时可爱人如画,今日相逢鬓已凋。
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
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
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
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