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其三)和梅津

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剪芙蓉。

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

分种寒花旧盎,藓土蚀吴蛩。

人远云槎渺,烟海沈蓬。

重访樊姬邻里,怕等闲易别,那忍相逢。

试潜行幽曲,心荡□匆匆。

井梧凋、铜铺低亚,映小眉、瞥见立惊鸿。

空惆怅,醉秋香畔,往事朦胧。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翻译

忆起行云般的梦境,踏过如波的水面,仙女的衣裳像剪裁的荷花。
在烛光下饮酒,香气缭绕,袖口沾染着十种香,温暖的屏风映衬着美玉。
旧时的寒花种子,生长在苔藓和泥土中,吴地的蟋蟀声响起。
人迹罕至,如同云舟漂渺,我沉入烟海,如蓬草般淹没。
再次探访樊姬住处,担心轻易分别,怎能忍受再次相逢。
悄悄行走于幽深的小径,心中激动,脚步匆匆。
井边梧桐叶落,铜制的铺子低矮,映照着她的小眉,瞥见她如惊鸿般站立。
满怀惆怅,在秋香的香气中,往事变得模糊不清。

注释

行云梦:比喻梦境如行云般飘渺。
凌波:形容水面如波,行走其上。
仙衣:指仙女般的衣裳。
寒花:寒冷季节开放的花朵。
藓土:长有青苔的土地。
云槎: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乘槎渡海的工具。
烟海:形容烟雾弥漫的大海。
樊姬:可能指代某位女子,具体身份不明。
心荡:心情激动,内心摇曳。
瞥见:无意中看见。
惊鸿:形容女子轻盈如雁的姿态。
往事朦胧:过去的记忆模糊不清。

鉴赏

这首词是南宋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体现了她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开篇“记行云梦影,步凌波、仙衣剪芙蓉”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云似行游,波如凌空,仙衣剪成的芙蓉花美丽而不真实,彷彿间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念杯前烛下,十香揾袖,玉暖屏风”则是对往昔酒会场景的回想,那时的欢聚、温馨与醉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出作者对于那份温情的怀念。尤其是“十香揾袖”,揾即是卷起或拂去之意,此处暗示着对过往美好的珍惜和不舍。

接下来的“分种寒花旧盎,藓土蚀吴蛩”则是一种生机与衰败并存的景象,虽然环境已有所变化,但依稀可见昔日之影。而“人远云槎渺,烟海沈蓬”更是表达了作者因时空变迁而生的孤寂感受。

至于“重访樊姬邻里,怕等闲易别,那忍相逢。试潜行幽曲,心荡□匆匆”,则透露出对旧地重游的复杂情绪,对于昔日友人可能再次分别的担忧,以及在幽静之处流露的情感波动。

最后,“井梧凋、铜铺低亚,映小眉、瞥见立惊鸿。空惆怅,醉秋香畔,往事朦胧”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过往情感的回味,这些细节都在强调着作者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刻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与梦幻交织的心境。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十二郎/二郎神.垂虹桥上有垂虹亭,属吴江

素天际水,浪拍碎、冻云不凝。

记晓叶题霜,秋灯吟雨,曾系长桥过艇。

又是宾鸿重来后,猛赋得、归期才定。

嗟绣鸭解言,香鲈堪钓,尚庐人境。幽兴。

争如共载,越娥妆镜。

念倦客依前,貂裘茸帽,重向淞江照影。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迎醉面,暮雪飞花,几点黛愁山暝。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卜算子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

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

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三姝媚(其三)姜石帚馆水磨方氏,会饮总宜堂,即事寄毛荷塘

酣春青镜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

半绿垂丝,正楚腰纤瘦,舞衣初试。

燕客飘零,烟树冷、青骢曾系。

画馆朱楼,还把清尊,慰春憔悴。离苑幽芳深闭。

恨浅薄东风,褪花销腻。

彩箑翻歌,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

暗拍阑干,看散尽、斜阳船市。

付与金衣清晓,花深未起。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三姝媚(其一)夷则商

吹笙池上道。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

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

稚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

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曲榭方亭初扫。

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

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

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

便鞚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形式: 词牌: 三姝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