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羝何日乳,归雁忽能言。
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
这首诗名为《牧羝曲》,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以"老羝何日乳,归雁忽能言"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一只老羝(公羊)不知何时才能完成哺乳的任务,而归雁却突然能够传达信息,暗示着远方的期待和变化。接下来的"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表达了对忠诚与感恩的坚守,即使面对像虞常那样的叛逆者,仍有丁零人这样的友人保持着情谊。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含蓄,体现了杨维桢诗歌的独特风格。
不详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盈盈白面娥,新丝织扇罗。
当机不应客,掷地碎金梭。
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馀春水生。
便须借榻云林馆,卧听仙家鸡犬声。
昨夜征西去,西兵尽倒戈。
丈夫学剑术,何用效荆轲。
谍报越王兵,城门夜不扃。
孤臣睛不死,门月照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