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

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

白蘋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

行遍瑶台,弄英携手,月婵娟际。

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

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

黄粱未熟,红旌已远,南柯旧事。

常恐重来,夜阑相对,也疑非是。

向松陵回首,平芜尽处,在青山外。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水晶宫殿环绕着万家,卞山倒映在双溪之中。
白蘋洲边,春日晚上,正是我当年创作之地。
我们曾在瑶池边漫步,手牵手赏花,月色明亮如婵娟。
想那多情的小杜,还未领略过这样的风流,只留下我空自伤怀,看着枝头的花朵。
这景色仿佛是皇上恩赐,贺家湖畔,千峰苍翠如画。
黄粱美梦尚未实现,红色的旗帜已渐行渐远,那些南柯一梦般的往事。
常常害怕再次来访,深夜相对,竟怀疑眼前是否真实。
回望松陵方向,只见平芜尽头,青山之外延伸无尽。

注释

水晶宫:形容宫殿晶莹剔透。
卞山: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
白蘋洲渚:长满白蘋的水中小洲。
春晚:春季的傍晚。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此处指优美的环境。
婵娟:形容月亮或女子容貌美好。
小杜:指唐代诗人杜甫。
黄粱:比喻虚幻的美梦。
红旌:红色的旗帜,象征权力或重要事件。
南柯旧事:比喻过去的美好回忆,如同南柯一梦。
松陵: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青山:青翠的山峦。

鉴赏

这首《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通过对吴兴和松江两地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离别时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以水晶宫比喻吴兴的水乡风貌,形象生动;"白蘋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回忆了在春天傍晚写诗的场景,充满了诗意。"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借杜牧的典故,抒发了对吴兴美景未能尽享的遗憾。

下片转而描述从吴兴到松江的旅程,"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将山水比作皇恩,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黄粱未熟,红旌已远,南柯旧事",寓言般地表达了时光匆匆,人事如梦的感触。"常恐重来,夜阑相对,也疑非是",表达了词人对未来重游的不确定和对现实的怀疑。

最后,词人站在松陵回首,感叹"向松陵回首,平芜尽处,在青山外",以景结情,表达了离别的怅惘和对远方青山的留恋,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古阳关/阳关引.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沙觜樯竿上,淮水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形式: 词牌: 阳关引

失调名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

长保身荣贵。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形式:

归田乐.同前

春又去,似别佳人幽恨积。闲庭院,翠阴满,添昼寂。

一枝梅最好,至今忆。正梦断,炉烟袅,参差疏帘隔。

为何事、年年春恨,问花应会得。

形式: 词牌: 归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