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注释

幽葩:清幽的花朵。
壅:把土或肥培在根上。
孤:辜负。
芳醪: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鉴赏

这首《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惋惜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词中以“问春何苦匆匆”开篇,质问春天为何如此匆忙,如同带着风雨疾驰而过。接着,词人描绘了花朵凋零、柳树持久占春的景象,感叹即使柳树看似长久地占据春光,也不及桃花的盛开。

词人进一步抒发了对春老的忧虑,认为人的愁绪往往源于春去春回,感叹春恨十常八九,暗示春天的消逝并非自然规律,而是人间情感的反映。他指出桃花虽因结果而显得不再娇艳,却并不因此而消瘦,暗寓人生如春,有时需承受变化与成长的代价。

最后,词人感慨世事变迁,功名易逝,唯有在酒杯前的友情依旧,是最深情的陪伴。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和人生哲理的融入,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古阳关/阳关引.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沙觜樯竿上,淮水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形式: 词牌: 阳关引

失调名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

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

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

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

长保身荣贵。

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形式:

归田乐.同前

春又去,似别佳人幽恨积。闲庭院,翠阴满,添昼寂。

一枝梅最好,至今忆。正梦断,炉烟袅,参差疏帘隔。

为何事、年年春恨,问花应会得。

形式: 词牌: 归田乐

永遇乐.东皋寓居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

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

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

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

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

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

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形式: 词牌: 永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