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闰夏有忆,用稼轩韵

小年长日,又桐生翠珥,藕添瑶节。

鹊踏幽窗铃索响,犹记那人心怯。

露药欹红,烟荷滴粉,玉貌何分别。

金香前事,玳梁双燕能说。

回忆京兆当年,小眉亲画,镜底初三月。

别后青禽来往字,刚似云罗千叠。

水驿芳梅,津亭怨柳,纤手都曾折。

甚时相见,晓妆重看梳发。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怀旧的画面。"小年长日,又桐生翠珥,藕添瑶节",开篇即展现出时光流转,新叶生长,如同瑶池中的美玉增添节日的气氛。"鹊踏幽窗铃索响,犹记那人心怯",通过鹊鸟的轻盈足音和铃索的微响,唤起对往事的回忆,其中蕴含着一丝微妙的情感。

"露药欹红,烟荷滴粉,玉貌何分别",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女子的容颜,暗示了昔日的美好。"金香前事,玳梁双燕能说",以燕子为信使,传递着过去的记忆,寓意着岁月流转中仍有情感的连结。

"回忆京兆当年,小眉亲画,镜底初三月",进一步回忆起女子描眉的场景,时间定格在初升的月光下,画面温馨而动人。"别后青禽来往字,刚似云罗千叠",借青鸟传书,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如云锦般繁复深切。

"水驿芳梅,津亭怨柳,纤手都曾折",通过梅花和柳枝的意象,回忆起女子曾经在水边驿站和渡口折花的情景,寄托了深深的眷恋。最后,词人以"甚时相见,晓妆重看梳发"收束,表达了对重逢的期盼,以及对女子晨起梳妆情景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雅致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重逢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用前韵自题六十一岁小像二首(其二)

此翁六一,是追陪洛下,耆英时节。

少与浮荣多与健,马上飞腾休怯。

如意天花,官袍芳草,全与人殊别。

樊南遗事,西都士女能说。

应笑老去韦郎,玉箫安在,长忆人如月。

本领何关歌曲事,宛转渭城三叠。

一范临关,百坡照颍,朝士都心折。

清朝看镜,一痕霜在吴发。

形式:

念奴娇(其三)

士当知足,甚紫薇花畔,更希旌节。

到老始知高处险,安晚平生情怯。

雪白鳊鱼,霜红橘树,久与家林别。

放翁团扇,风流时有人说。

天意留取江南,读书种子,双眼明如月。

案牍祇同风箨扫,书似云山重叠。

皓鹤轩昂,青松倔强,羽鬣无摧折。

后身何似,一规脉望如发。

形式:

金缕曲.咏八仙宫黄杨,邀湘绮同赋

碧树成连理。记双虬、迎銮伏地,闰年庚子。

高不一寻横十丈,展尽壶天彩翠。

刚援得、玉清宫例。

太极昭阳留御墨,算杨家、不愧鹅黄字。

还胜似,八公桂。城东旧是琴觞地。

二十年、霜柯不改,岁寒交契。

树亦犹龙人不测,常见青牛紫气。

早相送、翠华归矣。

纵使昆池灰尽黑,更前年、谁见蛟龙死。

人阅世,亦如此。

形式:

洞仙歌

迟迟玉漏,正谯门深掩。?剥荒鸡夜将半。

把美人、颜色比古人书,明烛底,禁得狂奴爱玩。

帷屏清似水,执拂无人,椅妾玲珑镇相伴。

睡味美于饧,手倦抛书,问蝴蝶与庄谁辨。

试摺叠、魂兄夹书中,似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