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三)

士当知足,甚紫薇花畔,更希旌节。

到老始知高处险,安晚平生情怯。

雪白鳊鱼,霜红橘树,久与家林别。

放翁团扇,风流时有人说。

天意留取江南,读书种子,双眼明如月。

案牍祇同风箨扫,书似云山重叠。

皓鹤轩昂,青松倔强,羽鬣无摧折。

后身何似,一规脉望如发。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士当知足"开篇,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认为人应当知足常乐,即使身处紫薇花盛开的美景中,也不应过于追求显赫的地位。词人通过自身的经历,感叹随着年龄增长,对高位的危险有了更深的认识,晚年更倾向于平淡的生活,内心平静。

接下来,词人描绘了家乡的自然景色——雪白的鳊鱼和霜红的橘树,这些熟悉的景象让他感到远离尘世的宁静。他以陆游自比,提到自己如同陆游般淡泊,手持团扇,享受着闲适的生活,被人称赞风流。

上片结尾,词人表达了对江南风土的眷恋,以及对读书的热爱,他的眼睛明亮如月,仿佛能洞察世间万象。他认为,处理政务如同清理风箨,书籍则像重重叠叠的云山,充满了知识的厚重。

下片继续抒发词人的志趣,赞美皓鹤的高洁和青松的坚韧,寓意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最后,词人以期待后世子孙能继承自己的精神,如脉望星一样明亮,寓意家族文化的延续。

总的来说,这首《念奴娇》是一首富含哲理和个人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词人淡泊名利、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期望。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咏八仙宫黄杨,邀湘绮同赋

碧树成连理。记双虬、迎銮伏地,闰年庚子。

高不一寻横十丈,展尽壶天彩翠。

刚援得、玉清宫例。

太极昭阳留御墨,算杨家、不愧鹅黄字。

还胜似,八公桂。城东旧是琴觞地。

二十年、霜柯不改,岁寒交契。

树亦犹龙人不测,常见青牛紫气。

早相送、翠华归矣。

纵使昆池灰尽黑,更前年、谁见蛟龙死。

人阅世,亦如此。

形式:

洞仙歌

迟迟玉漏,正谯门深掩。?剥荒鸡夜将半。

把美人、颜色比古人书,明烛底,禁得狂奴爱玩。

帷屏清似水,执拂无人,椅妾玲珑镇相伴。

睡味美于饧,手倦抛书,问蝴蝶与庄谁辨。

试摺叠、魂兄夹书中,似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形式:

水调歌头(其一)

谁把玉镜台,挂向碧云天。

今年今月今夜,不似鼠儿年。

天上楼台玉矗,地上河山金铸,七宝合成全。

光采不能掩,依旧斗牛间。且停待,雕槛坐,石床眠。

凄风苦雨都过,才放十分圆。

谁向楼头吹笛,知有绣襦甲帐,不怕雪霜寒。

起看碧梧影,凉露正娟娟。

形式:

水调歌头(其二)

日暮倚修竹,散步咏凉天。

素娥应是无恨,玉貌似当年。

月照阑干花影,花底玉笙双髻,清福几人全。

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间。绛河转,银烛灺,未成眠。

人生离别何恨,菱镜有时圆。

昨夜双桐吟雨,今夜两星添柳,人意判温寒。

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婵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