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齐明府赴东阳

绿丝帆繂桂为樯,过尽淮山楚水长。

万里移家背春谷,一官行府向东阳。

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

别后心期如在眼,猿声烟色树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名为《送齐明府赴东阳》。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绿丝帆繂桂为樯,过尽淮山楚水长。"

这一句通过“绿丝帆”、“繂桂”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帆船在碧波荡漾中缓缓前行,帆缎随风飘扬,如同翠绿色的丝线编织着希望的图案。而“繂桂”则是古人常用来比喻高洁、清雅之物,在这里它被用作船樯,既增加了诗句的美感,也映射出作者对于友人品格的赞赏。接着,“过尽淮山楚水长”一句,则描绘了一种悠远且广阔的景象,淮山与楚水构成了一幅流动着历史与自然之美的大画卷。

"万里移家背春谷,一官行府向东阳。"

这一句通过“万里移家”表达了离别之痛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背春谷”则是作者对于即将失去的温暖时光的一种留恋。而“一官行府向东阳”则描绘出齐明府赴任东阳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责任与使命感。

"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

在这句中,“风流好爱杯中物”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同时也包含了对友人的赞赏。而“豪荡仍欺陌上郎”则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传递出一种不羁、自在的情怀。

"别后心期如在眼,猿声烟色树苍苍。"

最后这两句,通过“别后心期如在眼”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即便是分别,也仍旧能感受到那份情谊。而“猿声烟色树苍苍”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同时也寓意着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而且还通过精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态度。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冷朝阳还上元

青丝䋏引木兰船,名遂身归拜庆年。

落日澄江乌榜外,秋风疏柳白门前。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别后依依寒食里,共君携手在东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寿州陈录事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

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

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

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丞归使幕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

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

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张渚赴越州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