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渚赴越州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那是哪家的白皙少年郎,骑着青骊骏马,马光照亮了大地。
他身上的桃花般鲜艳的绶带颜色,散发出苏合香的气息,令人陶醉。
傍晚的雪花覆盖着连绵的山峰,春天的江水在远方无尽流淌。
他的风采如同东晋名士张绪,离去后只留下岸边随风飘扬的柳树作别

注释

白面:形容皮肤白皙。
郎: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青骊:黑色的骏马。
照地光:马匹反射的光芒照亮地面。
桃花:象征美丽和春天。
绶色:装饰性的彩色带子,这里指代少年的服饰。
苏合:一种香料,这里形容香气。
暮雪:傍晚时分的雪。
连峰:连接的山峰。
春江:春天的江河。
风流:风采出众,有文采。
似:像。
张绪:东晋名士,以其风度著称。
垂杨:河边垂柳,常用来象征离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比和联想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勾勒出一个英俊少年的形象,青骊即马名,形容其皮色如同碧玉,映照在地上,显示了其非凡的气质和高贵的身份。

接着“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两句,则是通过桃花和苏合(一种香草)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桃花在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象征,也暗含了春天的气息,而“绶色”则可能指桃花的淡雅色彩;“借衣香”则表明苏合之香附着于衣服上,隐喻友人虽远,但其风范和影响仍然如同清香般伴随着自己。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暮雪覆盖的山峰和春日绵长的江水都市,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与空间辽阔的感觉,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同这不断延伸的地理距离。

“风流似张绪”一句,则是直接赞美友人风度翩翩,如同古代才子张绪一般。最后,“别后见垂杨”两字,通过垂柳的形象,传达了离别后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整首诗运用了鲜明的对比、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张儋水路归北海

千里东归客,孤心忆旧游。

片帆依白水,高枕卧青州。

柏寝寒芜变,梧台宿雨收。

知君心兴远,每上海边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中丞赴辰州

白羽逐青丝,翩翩南下时。

巴人迎道路,蛮帅引旌旗。

暮雨山开少,秋江叶落迟。

功成益地日,应见竹郎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秀才归江南

过淮芳草歇,千里又东归。

野水吴山出,家林越鸟飞。

荷香随去棹,梅雨点行衣。

无数沧江客,如君达者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侍御归宣州使幕

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