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情景,诗人卧病于贫穷的小巷中,突然听到骏马来临,这是朋友樊侍御即将启程的信号。诗人急切地询问樊侍御何时能回转,而驿站的船只随着江风而行,家书则通过海雁传递,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最后两句“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充满了深情,透露出诗人对于樊侍御能见到慈母的喜悦,以及他自己作为父母心中儿子的位置,感到了一份温暖和安慰。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人间深厚的亲情与友情。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尔姑苏客,沧波秋正凉。
橘怀三个去,桂折一枝将。
湖上山当舍,天边水是乡。
江村人事少,时作捕鱼郎。
一尉便垂白,数年唯草玄。
出关策匹马,逆旅闻秋蝉。
爱客多酒债,罢官无俸钱。
知君羁思少,所适主人贤。
颜子人叹屈,宦游今未迟。
伫闻明主用,岂负青云姿。
江柳秋吐叶,山花寒满枝。
知君客愁处,月满巴川时。
迁客犹未老,圣朝今复归。
一从襄阳住,几度梨花飞。
世事了可见,怜君人亦稀。
相逢贪醉卧,未得作春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