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宋代学者朱熹所作,名为《训蒙绝句·逝者如斯二首(其一)》。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首诗中,他以“逝者如斯”为题,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万物变化的哲理。
“如何物却能形道,只为皆存理一端。”这两句诗开篇即提出了一个问题:世间万物是如何体现大道的?朱熹认为,万物之所以能够体现大道,是因为它们都遵循着同一原则或规律。这里的大道,指的是宇宙间普遍适用的自然法则和道德准则。
接下来,“偶感斯川存动理,故言逝者可同观。”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时间流逝与万物变化的关系。朱熹通过“斯川”这一形象化的比喻,指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如同流水一般永不停息。他强调,尽管时间在不断地流逝,但万物的变化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理解这些变化,来认识和把握时间的本质。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与万物变化的思考,体现了朱熹对宇宙秩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了他对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视,鼓励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去理解和顺应自然和社会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