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六咏(其五)

大鸡如人立,小鸡三寸长。

造物均付予,危冠两昂藏。

出栏风易倒,依草枯不僵。

后庭花草盛,怜汝计兴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大公鸡像人一样站立,小鸡只有三寸长。
大自然公平地赋予它们,它们头戴高高的冠子,显得威武不凡。
一旦离开鸡舍,风吹就可能使它们倒下,但它们依靠草丛时不会僵硬。
后院的花草繁茂,让人不禁思考你的命运,是兴盛还是衰亡。

注释

大鸡:形容体形较大的鸡。
如:如同。
人立:像人一样站立。
小鸡:小型鸡。
三寸长:长度约为三寸。
造物:大自然。
均付予:公平地给予。
危冠:高耸的冠羽。
两昂藏:双冠显得挺拔。
出栏:走出鸡舍。
风易倒:容易被风吹倒。
依草:依靠草丛。
枯不僵:即使枯萎也不会僵硬。
后庭花草:后院的花草。
盛:繁茂。
怜汝:怜悯你。
计:考虑。
兴亡:兴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鸡群图景。"大鸡如人立"形象地写出大公鸡站立的姿态,犹如人一般威武;"小鸡三寸长"则细腻地描绘了小鸡的稚嫩与娇小。诗人感慨自然界的公平,“造物均付予”,赋予了它们生命和生存本能。

"危冠两昂藏"进一步刻画大鸡的神态,"危冠"象征其挺拔的鸡冠,"两昂藏"则显露出其骄傲的气势。然而,生活的艰辛也体现在"出栏风易倒,依草枯不僵",鸡儿们在风雨中挣扎求生,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能顽强生存。

最后两句"后庭花草盛,怜汝计兴亡"表达了诗人对鸡群命运的关怀,将它们的生存状态与庭园的繁荣相对照,寓意着世间万物都在兴衰更替之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怜和对世间变迁的深沉思考。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田园诗,借鸡的境遇寄寓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

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

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曾子固舍人挽词

少年漂泊马光禄,末路骞腾朱会稽。

儒术远追齐稷下,文词近比汉京西。

平生碑版无容继,此日铭诗谁为题。

试数庐陵门下士,十年零落晓星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赋诗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

宿草芊绵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远来似觉清谈胜,试问传家今几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游西湖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