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六首(其二)

梧桐堕金井,寒棨栖露丛。

离居在万里,一夕生秋风。

秋风忽已暮,离居邈何处。

独寐在重帏,相从乃中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以梧桐落叶和寒棨栖露为背景,寓含了浓浓的离别之情。"梧桐堕金井",形象地写出梧桐叶在秋风中飘落,如同金色的叶子坠入井中,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寒棨栖露丛",进一步描绘了冷寂的环境,寒意的棨木栖息于露水打湿的草丛,增添了孤独感。

诗人身处万里之外的离居之地,"一夕生秋风",一个"生"字生动地表达了秋风突然而至,触发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着,"秋风忽已暮",暗示时间流逝,离别之感更为强烈。"离居邈何处",诗人发出疑问,不知所爱之人此刻身在何方,表达了对远方的牵挂和迷茫。

最后两句"独寐在重帏,相从乃中路",诗人独自在厚重的帷幕中入睡,想象着与亲人重逢的场景,仿佛在梦境中相会,表达了深深的期盼和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元末明初诗人陈基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秋怀五首(其二)

秋夜何迢迢,迢迢不能寐。

起坐弹孤琴,写此千古意。

《鸣凤》久寂寥,《猗兰》亦憔悴。

往圣既莫作,后贤孰当继。

独怜商山翁,去去复遐逝。

空谷亦何有,紫芝聊可饵。

如何末路中,亦堕留侯计。

羽翼傥不成,鸿鹄将垂翅。

苟可利生民,宁辞暂纡辔。

区区后世名,于翁胡足记。

形式: 古风

秋怀六首(其四)

秋水不可涉,美人安得从。

眷彼芙蓉花,盈盈秋水中。

非无舟与楫,所畏蛟与龙。

临流不能采,零落委芳丛。

形式: 古风

秋怀五首(其三)

群动夜已息,秋声适何从。

仰视天宇高,微云浩无踪。

明月在庭户,河汉上横从。

既莫知所始,何由究其终。

我独弦我琴,微风入疏桐。

写作清商调,感激意无穷。

形式: 古风

秋怀五首(其四)

昨日苦炎暑,端居厌烦渴。

手短河汉高,井深辘轳折。

此夕秋已清,一洗尘世热。

纨扇委深笥,轻罗换疏葛。

天运无停机,人生自悲悦。

急景一以迁,流芳遂衰歇。

洞庭生微波,明河湛初月。

落叶辞故枝,惊鸿亦飘忽。

为谢同心友,胡为久离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