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南华圭首座,方受请为此山长老。乃留一偈院中,须其至,授之,以为他时语录中第一问

斫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砍下两根带有龙光的竹子,
带回岭北,万人争相传看。

注释

斫:砍伐。
龙光:竹子自然形成的美丽光泽,比喻竹子品质优良。
持归:拿回家。
岭北:指某个北方的山区。
万人看:形容众人围观观看。
竹中一滴:竹子里的一滴水。
曹溪水:指广东韶关的曹溪,佛教禅宗南宗祖庭所在地,以其泉水闻名。
涨起:使水位上升。
西江:中国南方的大河之一,流经多个省份。
十八滩:形容河流中有许多急流险滩。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斫下了龙光竹中的两竿大竹,带回去让岭北万人围观。诗中的“斫得”表达了切割之力,强调了竹子的坚韧和作者的果决。而“万人看”则展现了竹子被众人所瞩望的场景,其规模宏大。

“竹中一滴曹溪水”则引出了自然界的元素,将视角从实物转移到自然之美。这里的“一滴”形象化地表达了水源的微小,却能汇聚成江河,寓意深远。而“涨起西江十八滩”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描绘,展示了一种由小到大的壮观景象。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竹子的切割和水流的汇聚,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岭上老人

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赠岭上梅

梅花开尽百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余昔过岭而南,题诗龙泉钟上,今复过而北,次前韵

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

人贪归路好,节近中原正。

下岭独徐行,艰险未敢忘。

遥知叔孙子,已致鲁诸生。

形式: 古风

过岭二首(其一)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