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牡丹(其一)

魏氏名家占上栏,胭脂凝袖倚琅玕。

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

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

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紫牡丹的华美与高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紫牡丹的形态、香气以及它所营造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魏氏名家占上栏”,点出紫牡丹作为名贵花卉的地位,仿佛是贵族家族中的佼佼者,占据着显赫的位置。接着,“胭脂凝袖倚琅玕”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紫牡丹比作女子的衣袖,轻轻倚靠在翠绿的竹子上,既展现了花朵的娇艳欲滴,又赋予了其一种温婉的姿态。

“蒲桃锦幄香徐卷,紫海春波夜不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紫牡丹的香气和环境的氛围。蒲桃锦幄,即如锦缎般的葡萄藤蔓,这里用来形容紫牡丹周围的环境,暗示其生长环境的优雅与丰富。而“紫海春波夜不寒”则通过想象紫牡丹如同一片紫色的海洋,在夜晚依然充满生机与温暖,表现了诗人对紫牡丹生命力的赞美。

接下来,“似共洛妃乘雾下,恰宜飞燕避风看”两句,运用了洛神和飞燕这两个典故,分别从神话和自然的角度,进一步烘托紫牡丹的神秘与灵动。洛妃乘雾而下,象征着紫牡丹的超凡脱俗;飞燕避风而观,则表达了紫牡丹在风中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檀槽试近花前拨,撩乱韶光顾曲难”两句,以音乐为喻,表达了对紫牡丹美的欣赏与赞叹。檀槽,指乐器的木制部分,此处借指音乐,暗示紫牡丹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它所引发的内心情感的共鸣。撩乱韶光,意为扰乱了时光的宁静,难以用曲子来完全表达对紫牡丹之美的感受,强调了紫牡丹的独特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其内在的气质与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3517)

彭孙贻(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 称谓:管葛山人
  • 字:仲谋/羿仁
  • 号:茗斋
  •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 生卒年:1615~1673年

相关古诗词

紫牡丹

魏家贵种压芳丛,佳丽由来冠洛中。

秾映禁垣春色重,香流烟翰彩毫空。

织绡庭院深笼雾,飞燕楼台暖避风。

倘许檀槽歌紫玉,双双应硕入秦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绿牡丹

翠云承盖上流苏,青帝移春画槛隅。

笑杀小家空比玉,若非金谷漫藏珠。

鸭头池照秾芳没,螺子眉分黛色孤。

凝碧胜游丝管歇,独留花影满春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墨牡丹

彩笔分妍映绮罗,春阴秾蔼淡相和。

玄蜂照蕊花房暗,铁笛横尘暮色多。

索何乌衣人入梦,影蛾墨海月生波。

沉香亭畔休频倚,谁辨云鬟镜里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白牡丹(其一)

露浥瑛瑶绝代姿,三千粉黛妒蛾眉。

浓芳隔幌摇云母,艳质惊人对雪儿。

壁月长圆休秉烛,银毫一色误题诗。

新声漫入梨园奏,舞罢霓裳总未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