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紫牡丹》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紫牡丹的高贵与美丽,将其置于洛阳的繁华背景之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首句“魏家贵种压芳丛”,以“魏家”点出牡丹的高贵血统,将其置于众多花卉之中,突出其地位之高。接着,“佳丽由来冠洛中”一句,直接赞美紫牡丹在洛阳的美丽中独占鳌头,彰显其非凡的风采。
“秾映禁垣春色重,香流烟翰彩毫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紫牡丹在春天的禁苑中绽放,其色彩浓烈,香气弥漫,仿佛连笔墨都为之失色,强调了其视觉与嗅觉上的双重震撼效果。
“织绡庭院深笼雾,飞燕楼台暖避风”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紫牡丹生长环境的幽静与舒适,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最后,“倘许檀槽歌紫玉,双双应硕入秦宫”表达了诗人对紫牡丹的向往之情,希望能在秦宫这样的皇家之地,欣赏到如此美妙的紫牡丹,既是对紫牡丹美的肯定,也是对其独特魅力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紫牡丹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其内在品质的赞美与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