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秀才宿见赠

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

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

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心境如浮云流水,唯独钟情于山林之间。
共同遗憾多年离别,重逢后彻夜吟诗抒怀。
既然能坚守节操,无需感叹知己稀少。
回忆昔日在西池留宿,月光下松竹影深长。

注释

浮云:比喻变化无常或漂泊不定的心境。
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或生活的变迁。
山林:指自然风光,也象征隐逸生活。
共恨:共同的遗憾、惋惜。
多年别:长时间的分别。
相逢:重逢,再次相遇。
一夜吟:整夜吟诗,表达情感。
持苦节:坚持节操,保持高尚的品德。
勿谓:不要说。
少知音:缺少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忆就:回忆起。
西池:地名或特定的池塘,这里代指昔日相聚之地。
月圆:满月,象征团圆或美好时刻。
松竹深:松树和竹子茂密,形容环境幽静雅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无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浮云流水心,只是爱山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

接着,“共恨多年别,相逢一夜吟”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在这一夜中与友人共同吟咏诗词的情景。这里的“吟”字包含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既能持苦节,勿谓少知音”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赞赏,认为朋友能够坚守自己的节操,并非不懂得音乐之美,这里隐含着对朋友品格与修养的肯定。

最后,“忆就西池宿,月圆松竹深”通过回忆在西池过夜的情景,以及明亮的月光和茂密的松竹,描绘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和珍视友谊的情怀。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行汉水晚次神滩阻风

惊风山半起,舟子忽停桡。

岸荻吹先乱,滩声落更跳。

听松今欲暮,过岛或明朝。

若尽平生趣,东浮看石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过杏溪寺寄姚员外

门径众峰头,盘岩复转沟。

云僧随树老,杏水落江流。

峡狖有时到,秦人今日游。

谢公多晚眺,此景在南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李常侍书堂

结构因坟籍,檐前竹未生。

涂油窗日早,阅椠幌风轻。

息架蛩惊客,垂灯雨过城。

已应穷古史,师律孰齐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其一)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