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同尘庵

尘无自性,揽真成立。拟和其光,同亦俱失。

外既匪宽,内亦不窒。是义非虚,亦复非实。

庵中主人,如玉处石。作如是观,千载一息。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又同尘庵》,以禅宗的视角探讨了"尘无自性"的哲学概念。诗人通过"尘无自性,揽真成立"表达世间万物皆由虚幻之"尘"所构成,但其中蕴含着真实。"拟和其光,同亦俱失"意味着试图模仿或融入这种虚幻,最终都会失去自我。"外既匪宽,内亦不窒"暗示外部世界看似广阔,内心却不可被束缚或阻塞。

"是义非虚,亦复非实"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超越虚实的真理,它既非纯粹的虚无,也不是实体的存在。"庵中主人,如玉处石"将修行者比作在世俗中保持纯净的玉石,即使身处乱世,也能坚守自我。最后,"作如是观,千载一息"强调这种洞察和理解是极其珍贵的,如同千年的呼吸一般稀有。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引导读者体悟禅宗关于空性和实相的教义,体现了禅宗追求心性的净化与超越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用宣禅人求赞

宣传吾真,吾为宣说。眨上眉毛,大巧若拙。

形式: 押[屑]韵

白云端和尚赞二首(其二)

饥餐渴饮,闲坐困眠。赤手杀人,血溅梵天。

形式: 押[先]韵

白云端和尚赞二首(其一)

少处更减,多处又添。达磨不会,却反西天。

形式:

示周子充写华严经

总别同异,成坏行布。圆融无碍,尘人众刹。

非宽刹入,众尘非隘。居士笔端,宣畅果海。

因源自在,我今说偈。赞扬同證,一真法界。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