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洛中书怀

三十馀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

所存旧业惟清白,不负明君有朴忠。

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

太平触处农桑满,赢取闾阎鹤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我三十多年间东西奔波,劳累的生涯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
我所坚守的只有清廉和纯洁,不辜负明君的信任,以朴实忠诚为国效力。
早早避开纷扰,这是明智的选择,未曾遭遇危险羞辱,正好在此时成就功业。
在太平盛世,到处都是农耕与纺织的繁荣景象,我希望能成为一个安享晚年的农夫老翁。

注释

三十馀年:三十多年的时间。
劳生:辛劳的生活。
薄宦:微小的官职。
飞蓬:比喻漂泊不定。
朴忠:朴实的忠诚。
喧烦:嘈杂烦扰。
危辱:危险和羞辱。
太平:社会安定。
农桑:农业与手工业。
闾阎:民间,街巷。
鹤发翁:形容老年人白发苍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三十馀年来回往返于西方和东方之间,辛勤地为官,却如同飞蓬般无根。诗人在官场上保持着清白的操守,不辜负君主对他的期望,坚持朴素忠诚。这段经历后,他选择了早早脱离纷扰,避免了可能的危险和羞辱。在平静无忧的生活中,他得以收获成果。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在太平盛世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农桑兴旺、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老人头发斑白而悠然自得。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官场生涯的反思,展现出诗人深谋远虑、淡泊明志的人格魅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别一章改韵同五诗呈尧夫

家虽在城阙,萧瑟似山阿。

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

云归白石洞,鹤立碧松柯。

得丧非吾事,何须更寤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别聂之美

客宦常漂泊,离怀徒自劳。

贫无衣换酒,空有涕沾袍。

木叶寒犹在,江湖暮更豪。

行舟远不见,赖有片帆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别韵一首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

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

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君贶环溪

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

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

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

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