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宦常漂泊,离怀徒自劳。
贫无衣换酒,空有涕沾袍。
木叶寒犹在,江湖暮更豪。
行舟远不见,赖有片帆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飘泊异乡的游子,因思念家乡而感到劳累。诗中表达了游子贫穷无依,无钱购买衣物只能用酒来换取温暖,身上只有一件沾湿的袍子。木叶寒冷依旧,江湖之上暮色渐浓,但游子的豪情依然不减。行舟远去,无法看见,只能靠一片高举的帆船作为依托。
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游子孤独漂泊的心境及坚守不屈的豪情。诗人通过对比和反衬,强化了游子的贫穷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困境的精神力量。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风日虽寒昼景长,探春远访白莲庄。
岸冰犹在水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
老木根侵苔径窄,新梅花入酒卮香。
天真不必人修饰,得趣勿嫌台馆荒。
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
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
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
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
念昔少年日,谬登君子堂。
重言何以称,厚德不能忘。
玉麈声容在,泉台岁月长。
凭谁寄清泪,为我洒松冈。
辞华已独步,政治复无前。
吏不容三穴,民皆戴二天。
于今知和寡,自古愧才偏。
惆怅棠阴下,仁风尚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