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曲和魏校书韵

神理之公参造化,简书千古岂虚传。

权衡无意物轻重,水镜何心人丑妍。

天爵一身元不欠,人生万事且随缘。

椒浆跪奠无馀祷,拟续离骚愧斐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神理与自然法则相互作用,千古流传的简书并非空穴来风。
权衡万物,无心衡量轻重,如水镜般公正,不偏不倚评判人的美丑。
上天赋予每个人的德行原本就足够,人生诸多事应顺其自然。
献上椒浆,虔诚祭奠,没有多余的祈求,只想续写《离骚》,却深感惭愧无法与古人媲美。

注释

神理:指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
简书:古代文献或典籍。
虚传:空洞无实的传说。
权衡:衡量事物的标准或天平。
水镜:比喻公正无私的心境。
丑妍:美丑。
天爵:指道德上的高尚品行。
元:本来,原本。
随缘:顺应自然,听从命运安排。
椒浆:古代祭祀时用的酒。
奠:祭奠。
斐然:形容文采显著。

鉴赏

这首宋诗《七曲和魏校书韵》是程公许所作,诗人以神理与造化的关系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公正无私的崇尚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首句“神理之公参造化”揭示了宇宙间自然法则的公正无私,暗示了作者对于公正理想的追求。次句“简书千古岂虚传”强调了这种理念源远流长,非空洞之言。

接下来,“权衡无意物轻重,水镜何心人丑妍”运用比喻,权衡和水镜象征公正无私的心境,无论对待万物还是评价人物,都保持平等和客观。诗人认为,人应如天爵一般,内心充实,无需外求,秉持随缘的态度面对人生百态。

尾联“椒浆跪奠无馀祷,拟续离骚愧斐然”表达了诗人对前贤如屈原的敬仰,他以椒浆祭奠,表示自己虽有续写辞赋之心,但深感自己的才情不足以媲美,流露出谦逊和自我砥砺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体现了程公许的诗风和对人生智慧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其二)

孤云踪迹混风尘,蔼蔼阳和满一襟。

招得鸳班同胜赏,肯教牛铎嗣清音。

庵当黛面雪霜峭,洞锁玉台烟雨深。

何日与师携手去,胎仙同看舞琴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月晦斋宿太一宫都监姚高士示刘长翁及汤仲能诸公唱酬诗轴因和韵二首(其一)

扰扰东华车马尘,烟霞何日拂衣襟。

空花想已销浮念,枯木犹能发至音。

白鹤不来红日暮,金鳞自跃碧潭深。

五千言外无馀旨,苦更研朱学洗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八月十日夜梦登青城最高峰醮仙官醮罢同羽士二三人散策月下濯足涧水意甚适也推枕惘然纪以唐律

崷崒孤岑碧四围,分明佳气是祠西。

星坛醮罢天如水,羽褐追游月满溪。

真境可容兵劫坏,天涯长恐梦魂迷。

烟霞旧侣今谁在,还肯丹梯手共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三衢道士郑自得即天庆寮舍种梅疏池为小亭扁曰横清有诏住南岳道观复以此扁其亭解官事言归袖诗相访为次韵

高人久已悟空花,养就丹田日月华。

方丈有谁来晤语,横枝相对虑无邪。

云开衡岳重回首,雪满柯山迟到家。

乞得归閒来叩户,摘将青子荐流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