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表达诗人乡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追忆的作品。诗中“拔茅犹在盍归休”表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何事清河日倚楼"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
"百岁四分三已过,十朝九醉一无愁"这两句通过数字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以物喜的豁达心境。
"独遗蕙帐容逋客,谁向瓜田识故侯"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往昔情深的回忆和对旧友的怀念。这里的“蕙帐”和“瓜田”都是古代隐逸生活的象征,而“逋客”和“故侯”则指的是过去相知的朋友或贵族。
最后两句"定是紫阳山下路,西风仙袂揖浮丘"描绘了一幅诗人行走在紫阳山下的景象,感受着秋风轻拂,像是被仙人们衣袖所招摇。这里的“紫阳山”和“浮丘”都可能是虚构或隐喻的地方,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基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