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

翠盖承轻雾,金羁照落晖。

五侯新拜罢,七贵早朝归。

轰轰紫陌上,蔼蔼红尘飞。

日暮延平客,风花拂舞衣。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翻译

翠绿的华盖承接着轻盈的晨雾,金色的马鞍在落日余晖中闪耀。
刚刚受封的五侯新贵们拜别了朝廷,权倾一时的七贵早已结束早朝返回。
繁华的京城大道上人声鼎沸,尘土飞扬,一片喧嚣。
夕阳西下时,延平府的客人仍未散去,微风中花瓣轻拂过舞者的衣裳。

注释

翠盖:翠绿的华盖,指贵族车马上的装饰。
承:承接,这里指被轻轻托起。
轻雾:薄薄的雾气。
金羁:金色的马笼头,代指装饰华丽的马具。
落晖:落日的余晖。
五侯:古代对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统称,这里泛指显赫的新贵。
新拜罢:刚刚接受完封赏或任命。
七贵:指当时朝中的七大权贵,具体所指因时代而异,这里是泛指。
早朝归:参加完早晨的朝会后返回。
轰轰:形容声音大,这里指人声嘈杂。
紫陌:京城的道路,古代常以紫色象征尊贵,故称京城道路为紫陌。
蔼蔼:形容云雾、尘土等密集的样子。
红尘:指繁华世界,这里特指道路上扬起的尘土。
日暮:傍晚时分。
延平客:延平,古地名,这里泛指远方的来客。
风花:风中飘落的花瓣。
舞衣:舞者的服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盛唐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早晨贵族们拜访回归后的街头风光。"翠盖承轻雾"与"金羁照落晖"两句设定了清晨微露之中金辂车马辉映耀眼的场景,展现了一派皇都的奢华气象。

"五侯新拜罢"和"七贵早朝归"则描绘了权贵们拜访完毕,返回府邸的情形。这里的数字“五”、“七”多用于泛指,强调的是贵族阶层的尊荣与忙碌。

"轰轰紫陌上"和"蔼蔼红尘飞"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长安街道上车马行走所产生的响声和扬起的尘土,将读者带入到那个时代的繁盛之中。紫陌指的是皇宫附近的街道,这里用“轰轰”来形容车辆通过时的声音,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

最后两句"日暮延平客,风花拂舞衣"则是从一个更为柔和的角度描绘了长安街头的景象。这里的“日暮”指的是太阳即将落山之时,而“延平客”可能是一位旅人或过客在黄昏中缓慢行走的情形。“风花拂舞衣”则是对这位旅人的衣襟被轻柔的晚风所拂动的生动描写,给人以一种闲适与诗意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构图和细腻的语言,不仅展现了长安都城的繁华景象,更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繁华、寄寓于心灵深处的静谧情怀。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二首杂言(其一)

长相思,久离别。征夫去远芳音灭。湘水深,陇头咽。

红罗斗帐里,绿绮清弦绝。

逶迤百尺楼,愁思三秋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东飞伯劳歌

南飞乌鹊北飞鸿,弄玉兰香时会同。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媚胜杨柳。

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

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

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

形式: 乐府曲辞

关山月

兔月半轮明,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复欲几年行。

映光书汉奏,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长戍受降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刘生

刘生负意气,长肃且徘徊。

高论明秋水,命赏陟春台。

干戈倜傥用,笔砚纵横才。

置驿无年限,游侠四方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