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兔月半轮明,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复欲几年行。

映光书汉奏,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长戍受降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翻译

半轮明亮的月亮如兔子般皎洁,通往狐狸关的路一片平坦。
此番离别不知何时再相聚,又要踏上数年的行程。
借着月光书写向汉廷的奏章,月影下也映照着胡人的士兵。
如今流落至此,长久驻守在这接受投降的城池。

注释

兔月:比喻月亮,因古人认为月中有玉兔,故称。
半轮:指月亮未满,呈半圆形。
狐关:泛指边关,可能因狐狸常出没而得名,此处为诗意构想的地名。
平:平坦,没有阻碍。
无期:没有确定的时间,不知道何时。
从:跟随,此处引申为自从。
复欲:又想,再次打算。
几年行:出行几年,指长时间的远行。
映光:借着光线,这里指月光。
书:书写,记录。
汉奏:向汉朝朝廷的奏报,此处代指给中原朝廷的报告。
分影:分散的影子,这里指月影散落各处。
胡兵:胡人的军队,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军队的统称。
流落:漂泊,流亡。
今如此:现今状况如此,指的是目前的困境或不得志的状态。
长戍:长期戍守,指长时间在边疆守卫。
受降城:接收敌人投降的城池,象征边防重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后的凄凉景象和士兵的哀愁心情。开头两句“兔月半轮明,狐关一路平”设置了夜晚、静谧的边塞场景,其中“兔月”指的是形如兔子的月牙,而“狐关”则是古代边关之一,通过这两个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安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无期从此别,复欲几年行”表达了士兵对于久别家园的无奈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期待。他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再次踏上归途,这种离别之痛和对未来的渴望充满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映光书汉奏,分影照胡兵”这两句通过对立的意象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惨。月光映照着汉人的营帐,同时也投射在敌军的身上,这种景象反映出战争双方都在忍受着同样的苦难。

最后两句“流落今如此,长戍受降城”则透露了士兵对于战后的流离失所和心灵创伤的无奈。他们只能接受现实,无力改变被围困和最终投降的命运。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历史沧桑感和人性的哀愁。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刘生

刘生负意气,长肃且徘徊。

高论明秋水,命赏陟春台。

干戈倜傥用,笔砚纵横才。

置驿无年限,游侠四方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同庾信答林法师诗

客行七十岁,岁暮远徂征。

塞云凝不解,陇水冻无声。

君看日远近,为忖长安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在陈旦解酲共哭顾舍人诗

独酌一樽酒,高咏七哀诗。

何言蒿里别,非复竹林期。

阶荒郑公草,户阒董生帷。

人随暮槿落,客共晚莺悲。

年发两如此,伤心讵几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妇病行

窈窕怀贞室,风流挟琴妇。

唯将角枕卧,自影啼妆久。

羞开翡翠帷,懒对蒲萄酒。

深悲在缣素,托意忘箕帚。

夫婿府中趋,谁能大垂手。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