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飞伯劳歌

南飞乌鹊北飞鸿,弄玉兰香时会同。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媚胜杨柳。

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

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

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南方的乌鹊向北飞,北方的大雁往南行,春日里兰花与香草共聚一堂。
哪家的佳人从窗中探望,她的情怀比春天的杨柳更娇媚百倍。
房间里挂着银床和金屋装饰,流苏飘动,镜子旁玉钗横放在珊瑚上。
正值十八岁的青春年华,新婚般红润的脸庞,笑起来动人,歌声悦耳,害羞时更加楚楚动人。
时光如风中之花,一旦逝去便再无踪迹,只因那独一无二的人儿惋惜着舞衣不再穿起。

注释

南飞乌鹊:向南飞行的乌鸦和喜鹊,比喻离别。
北飞鸿:向北迁徙的大雁,同样象征离别。
弄玉兰香:指春日里赏花弄香的雅集活动。
时会同:时节相会,指在特定季节里相聚。
谁家:哪一家。
可怜:可爱,值得怜爱。
出窗牖:从窗户中探出身来。
春心:春天般的情思,此处指女子的情意。
百媚:形容极其美丽、妩媚。
银床:华丽的床,可能指床架雕饰精美。
金屋:极言居所豪华,也可指代贵妇人的生活环境。
挂流苏:悬挂的装饰品,流苏摇曳生姿。
宝镜:珍贵的镜子。
玉钗:用玉制成的发钗。
横珊瑚:珊瑚制成的饰品横放着,展示富贵。
年时二八:指女子十八岁,古代以十六岁为二八。
新红脸:形容年轻貌美,面色红润如新婚。
宜笑宜歌:无论笑或唱歌都非常迷人。
羞更敛:害羞时更加收敛,显得更加动人。
风花:风中的花朵,比喻易逝的时光或情感。
杳不归:远去而没有回来,形容彻底失去或消逝。
秪为:只因为。
无双:独一无二,此指那特别的人。
惜舞衣:惋惜不再穿着舞衣跳舞,象征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女性的美丽与活力,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首句“南飞乌鹊北飞鸿,弄玉兰香时会同”以自然景象开篇,烘托出一种季节更迭、生命循环的氛围,乌鹊与白鸿的飞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弄玉兰香则是女性的美好比喻,表明她与时光同在。

接着,“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媚胜杨柳”中的“谁家可怜”指代这位年轻女子,她的美貌如同初春之景,更胜过了杨柳的娇嫩。这里的“窗牖”则是她展示自己风采的地方。

下面的“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展现了富贵家庭的生活场景,通过对精致物品的描绘,强调了这位女子所处的高雅环境,以及她的美丽与之相得益彰。

“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则是对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女性外貌和情感状态的描写。她正值青春,如花般绽放,却又带有一丝娇羞,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了青春期特有的脆弱与美好。

最后,“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难以长久的美丽和青春的珍惜之情。这里的“风花”象征着易逝的时光,而“舞衣”的惜字则凸显了对她所穿礼服的精致与独特,以及不愿这些美好随时间消逝。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写女性的外貌、情感以及她所处环境,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无奈和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104)

江总(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 字:总持
  • 生卒年:519~594

相关古诗词

关山月

兔月半轮明,狐关一路平。

无期从此别,复欲几年行。

映光书汉奏,分影照胡兵。

流落今如此,长戍受降城。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刘生

刘生负意气,长肃且徘徊。

高论明秋水,命赏陟春台。

干戈倜傥用,笔砚纵横才。

置驿无年限,游侠四方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同庾信答林法师诗

客行七十岁,岁暮远徂征。

塞云凝不解,陇水冻无声。

君看日远近,为忖长安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在陈旦解酲共哭顾舍人诗

独酌一樽酒,高咏七哀诗。

何言蒿里别,非复竹林期。

阶荒郑公草,户阒董生帷。

人随暮槿落,客共晚莺悲。

年发两如此,伤心讵几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