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送方君节监丞》。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将来的重逢,来表明深厚的情谊。
"世论喧啾众窍鸣,先贤于此极持平。"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高远的评价视角,世人纷纷议论,而先贤之士在这里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公正立场。
"坡称淳父文经世,沂惜希文谏近名。" 这两句具体指出被送别的人物,其德行和文章均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其中“沂”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人的号,表示诗人对其才华的欣赏。
"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 这两句则是在说历史长河中,所有的人和事都会被后人评判,但这种评价往往缺乏情感色彩,只是基于客观的事实。
"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自己年华已老,而友人却正值盛年,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相聚,重续当年的誓言。
整首诗通过对被送别者的赞誉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友谊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