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其一)

喜闻春意回南郡,遽报凄风起北堂。

卧辙攀辕空满路,麻衣血泪使人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挽诗《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其一)》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春意回南郡”与“凄风起北堂”的对比,描绘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情感世界。南郡的春回大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而北堂的凄风则暗示了失去亲人的悲凉与哀痛。

“卧辙攀辕空满路”,生动地描绘了生者在丧母之痛中,徒劳地寻找慰藉与解脱的情景,仿佛在车辙与马车之间徘徊,却无法触及那已逝去的生命。“麻衣血泪使人伤”一句,则直接点出了哀悼者的外在表现——穿着麻衣,泪水如血般滴落,这一形象深刻地展现了哀悼者的内心痛苦与悲伤。

整首诗以对比手法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强烈反差,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与哀悼之情。杨士奇通过这首挽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哀思,也寄托了对逝者永恒的怀念与敬仰。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其二)

诗书何幸际明时,得禄承欢母遽违。

升堂最是伤心处,挂壁犹存旧断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佘通判(其一)

烧灯节后发京师,春色初回杨柳枝。

耆老如云待沤渚,到官莫过牡丹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佘通判(其二)

分明一道澄江月,照见冰霜铁石心。

谁谓今人未如古,古来循吏只如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送佘通判(其三)

吏胥无复到乡村,諠杂何曾及县门。

岁岁年年比今日,邑人常戴府公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