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为悼念友人吴亦虚所作的《哭吴亦虚一首》。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思。
首句“髯吴少年日,轻车驾飞黄”,开篇即以生动的笔法勾勒出吴亦虚年轻时英姿勃发的形象,他骑着轻快的马车,如同飞黄腾达一般,充满活力与希望。
接着,“授简千人中,风流蔼东梁”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吴亦虚在文采和风度上的出众,他在众多人才中脱颖而出,其风采犹如东方之梁,令人赞叹不已。
然而,好景不长,“根植苦不牢,一朝陨清商”两句转折,暗示吴亦虚的生命之树虽然曾枝繁叶茂,却最终因根基不稳而陨落于清秋时节,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之情。
“谁者不归尽,我独哀此郎”一句,诗人直抒胸臆,感叹世间万物终有一死,而自己只能独自哀悼这位才华横溢的朋友。
“人物秀且美,叔夜惭龙章”则赞美吴亦虚不仅外貌出众,其内在的才华也如同龙章凤彩,令人敬仰,甚至让诗人自愧不如。
“眼看一抔土,瘗此白璧光”描述了吴亦虚去世后,其生命之光如同白璧般璀璨,最终化为一抔黄土,表达了对逝者永恒价值的肯定。
“空馀百篇诗,老语惊摧藏”指出吴亦虚虽已离世,但留下的诗篇却依然震撼人心,成为其精神的永恒见证。
最后,“孤儿将谁赖,门户如冰霜”表达了对吴亦虚遗孤的担忧,以及对其家庭境遇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我非山巨源,感念徒悲伤”表明诗人并非像山巨源那样能超然物外,面对朋友的离去,只能徒增悲伤。
“恨墨慰九泉,别语尚微茫”则是诗人对逝者的一种慰藉,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在九泉之下传达对逝者的思念,同时表达出对逝者遗言的怀念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