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四首(其一)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侯家的园林馆舍中,我偶然间发现了一个钓鱼的好去处。
弯曲的树木和缠绕的藤蔓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平静的池塘边散落着莲子盘。
看到鱼儿吞食饵料下沉,我意识到钓鱼需要敏捷的手法;细小的钓线难以控制,牵引着鱼儿也考验着耐心。
我只是想借此乐趣向孩子们炫耀,把钓竿系在榆树枝上,准备随时出发。

注释

侯家林馆:侯家的园林馆舍。
垂竿:钓鱼。
曲树:弯曲的树木。
藤角:缠绕的藤蔓。
平池:平静的池塘。
芡盘:莲子盘。
食驶:鱼儿吞食饵料。
缗细:细小的钓线。
牵难:控制困难。
夸儿女:向孩子们炫耀。
榆条:榆树的枝条。
鞍:马鞍。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悠然自得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侯家林馆的胜景,诗人偶然间得到垂钓的乐趣,这里的“垂竿”不仅是捕鱼的工具,也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态度。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曲折的树木间缠绕着藤蔓,与水平如镜的池水上飘浮着芡实(一种水生植物),构成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感受。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这两句则写出了捕鱼时的场景,羽毛作诱饵沉入水中,鱼儿上钩,但线却因为细而感受到牵扯之难。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捕鱼过程的精细描绘,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闲适状态,他带着孩子们去捕捉小鱼,用榆树枝条拴在马鞍上,这些平凡之事却显得格外珍贵和满足。这里的“夸儿女”表达了对简单家庭生活的喜悦,以及对纯真童年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日常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24)

韩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 生卒年:768~824

相关古诗词

独钓四首(其二)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

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

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独钓四首(其三)

独往南塘上,秋晨景气醒。

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鸟下见人寂,鱼来闻饵馨。

所嗟无可召,不得倒吾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独钓四首(其四)

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

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祖席前字

祖席洛桥边,亲交共黯然。

野晴山簇簇,霜晓菊鲜鲜。

书寄相思处,杯衔欲别前。

淮阳知不薄,终愿早回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