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诗十首(其六)芭蕉园

小山盘折翠㟏岈,松桧阴阴辇道斜。

草长兰亭迷曲水,雨深桃洞自飘花。

紫云依旧围黄屋,青鸟还应识翠华。

知是史臣焚草地,文光隐隐结红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苑中芭蕉园的静谧与生机。首句“小山盘折翠㟏岈”以山的曲折和翠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松桧阴阴辇道斜”,通过松树和桧树的浓荫,以及蜿蜒的御道,进一步渲染了园内的宁静与庄严。

“草长兰亭迷曲水,雨深桃洞自飘花”两句,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兰亭的草木繁茂,曲水流觞,与桃洞中的雨水滴落、花瓣随风飘散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紫云依旧围黄屋,青鸟还应识翠华”则转而描写皇家的尊贵与神秘,紫云环绕着黄屋,青鸟似乎能辨识出翠华,暗喻了皇家的威严与神圣。

最后,“知是史臣焚草地,文光隐隐结红霞”以历史的视角,暗示了这片土地曾见证过历史的变迁,文人的足迹与思想在此留下了印记,如同红霞般绚烂,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西苑芭蕉园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西苑诗十首(其七)乐成殿

太液东来锦浪平,芙蓉小殿瞰虚明。

碧栏蘸影双龙卧,绿水浮渠九岛轻。

漾日金鳞堪引钓,拂天翠柳乱闻莺。

激流静看飞轮转,天子无为乐岁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苑诗十首(其八)南台

青林迤逦转回塘,南去高台对苑墙。

暖日旌旗春欲动,薰风殿阁昼生凉。

别开水榭亲鱼鸟,下见平田熟稻粱。

圣主一游还一豫,居然清禁有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苑诗十首(其九)兔园

汉王游息有离宫,琐闼朱扉迤逦通。

别殿春风巢紫凤,小山飞涧架晴虹。

团云芝盖翔林表,喷壑龙泉转地中。

简朴由来尧舜事,故应梁苑不相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苑诗十首(其十)平台

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

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

云傍绮旒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

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杨愧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