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诗十首(其七)乐成殿

太液东来锦浪平,芙蓉小殿瞰虚明。

碧栏蘸影双龙卧,绿水浮渠九岛轻。

漾日金鳞堪引钓,拂天翠柳乱闻莺。

激流静看飞轮转,天子无为乐岁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西苑中乐成殿周边的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家园林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太液东来锦浪平”,开篇即以“太液”点出地点,暗指皇家园林的宏伟。锦浪平铺,既形象又富有色彩感,展现出水面的平静与美丽。“芙蓉小殿瞰虚明”则进一步描绘了小殿的位置与环境,小而精致的宫殿俯瞰着清澈明亮的水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碧栏蘸影双龙卧,绿水浮渠九岛轻”两句,通过“碧栏”、“双龙”、“绿水”、“九岛”等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卷。碧绿的栏杆映照出水中倒影,仿佛两条龙在水底休息;而九个岛屿漂浮在绿水上,轻盈而富有生机。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宁静的自然景观。

“漾日金鳞堪引钓,拂天翠柳乱闻莺”两句,将视线转向水面与空中。阳光下,金色的鱼儿在水中游动,令人想起垂钓的乐趣;而高高的柳树随风摇曳,黄莺在枝头鸣叫,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动态的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激流静看飞轮转,天子无为乐岁成”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政治寓意相结合。激流中的飞轮象征着国家的运转与繁荣,而“天子无为乐岁成”则表达了君主应顺应自然、治理有方,使得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苑乐成殿周边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的思考与期待。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西苑诗十首(其八)南台

青林迤逦转回塘,南去高台对苑墙。

暖日旌旗春欲动,薰风殿阁昼生凉。

别开水榭亲鱼鸟,下见平田熟稻粱。

圣主一游还一豫,居然清禁有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西苑诗十首(其九)兔园

汉王游息有离宫,琐闼朱扉迤逦通。

别殿春风巢紫凤,小山飞涧架晴虹。

团云芝盖翔林表,喷壑龙泉转地中。

简朴由来尧舜事,故应梁苑不相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苑诗十首(其十)平台

日上宫墙飞紫埃,先皇阅武有层台。

下方驰道依城尽,东面飞轩映水开。

云傍绮旒常不散,鸟窥仙仗去还来。

金华待诏头都白,欲赋长杨愧不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一)早出阜城马上作

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

清时自得閒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

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