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一)早出阜城马上作

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

清时自得閒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

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阜城出行,途经西山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有约城西散冶情”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相约于城西,一同享受冶情之乐的情境。次句“春风辍直下承明”则以春风为喻,暗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清时自得閒官味”一句,诗人表达了在清明时代,自己对于闲适官职的满足感。“胜日难能乐事并”则进一步强调了美好时光难得,能够与乐事相伴的珍贵性。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两句,通过马首前行、新柳初绿、烟雾缭绕中的寺庙与远处传来的钟声,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选择时的态度,他选择不纠结于选择,而是随心所欲地走向内心向往的地方,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人生道路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二)登香山

指点风烟欲上迷,却闻钟梵得招提。

青松四面云藏屋,翠壁千寻石作梯。

满地落花啼鸟寂,倚阑斜日乱山低。

去来不用留诗句,多少苍苔没旧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三)来青轩

寂寂云堂车马稀,高明不受短墙围。

好山宛转双排闼,胜日登临一振衣。

望里风烟晴更远,坐来尘土暮还稀。

松间白鹤如嫌客,顾影翩然忽自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四)香山历九折坂至弘光寺

偃月池边宝刹鲜,不知赐额自何年。

行从九折云中坂,来结三生物外缘。

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

谁言好景僧能占,总落游人眼界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西山诗十二首(其五)碧云寺

翠殿朱扉翔紫清,璇题金榜日晶晶。

青莲宛转开仙界,玉阙分明入化城。

双涧循除鸣佩玦,三花拂槛映幡旌。

贵人一去无消息,野老依稀识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