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闵

烟昏晚寒风发屋,行者抽篷离者哭。

青衫白发两相鲜,积雪朝阳眩双目。

猛虎食子有分羹,洁鹭割股谋补肉。

妻孥不用哭穷途,前府故人风义笃。

形式: 古风

翻译

暮色苍茫寒风吹过屋顶,行人收起蓬帆离别时悲泣。
穿着青衫的老人与白发相映,格外醒目,积雪在朝阳下刺眼如镜。
如同猛虎分食幼崽,洁白的鹭鸶割肉自救。
妻子儿女无需为困苦哭泣,前方府邸的旧友情谊深厚。

注释

烟昏:傍晚的昏暗。
晚寒:夜晚的寒冷。
发屋:吹过屋顶。
行者:行人。
抽篷:收起蓬帆。
离者:离别的人。
青衫:青色的衣衫,古代低级官员或读书人的服装。
白发:老年人的头发。
鲜:鲜明,引人注目。
积雪:堆积的雪。
朝阳:早晨的阳光。
眩:使眼睛发花。
猛虎:凶猛的老虎。
食子:吃掉幼崽。
分羹:分享食物。
洁鹭:洁白的鹭鸟。
割股:割大腿上的肉。
妻孥:妻子和孩子。
哭穷途:因困苦而哭泣。
前府:先前的官署或府邸。
故人:老朋友。
风义笃:情谊深厚,品德高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黄昏的凄凉景象,寒风吹动着破旧的屋顶,旅人拉起蓬布抵御寒冷,离别的人更是泣不成声。诗人以“青衫白发”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苍老和困境,积雪的反光刺痛了他们的眼睛,如同猛虎分食幼崽和洁鹭自我牺牲的画面,揭示出生活的艰辛。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绝望,他劝慰家人不必过于悲泣,因为前方还有故人的深厚情谊支撑。"前府故人风义笃"表达了对友人道义的信赖,暗示着即使在困苦中,人间温情犹存。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寓含坚韧与希望的情感。陈师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诗的质朴与深情。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寄邓州杜侍郎

南阳老幼如云屯,连日城东候使君。

后者排前旁捷出,争先见面作慇勤。

六年重来已白发,一日再见回青春。

道傍过者怪相问,共言杜母真吾亲。

使君虽老心尚壮,文采风流诸谢上。

名家从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

我昔卧病老彭城,画船鸣鼓千里行。

致书馈奠初未识,丁宁劳苦如平生。

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还得否。

忘年屈势不虚辱,公自为德吾何取。

菊潭之水甘且洁,潭上秋花照山白。

请公酌此寿百年,奕奕长为此邦伯。

孰先一州后四方,重金叠盖登庙堂。

请从今日至云来,月三十斛输洛阳。

形式: 古风

寄外舅郭大夫二首(其二)

丈人鲁诸生,明刑如皋陶。

幸宽右顾忧,未惜一身遥。

西南万里行,可以断绳桥。

慎勿用惠文,神母仁如尧。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寄邢和叔

昔作梁宋游,幽忧废朝昏。

闭门无往还,不厌儿女喧。

隔墙闻剥啄,暮夜谁扣门。

知是邢夫子,低回过高轩。

愿为布衣交,不顾年德尊。

匆匆立谈罢,又见东南奔。

江湖多病后,仅免饷鱼鼋。

久废数行书,因人问寒暄。

但爱孤山西,松筠数家村。

便欲筑居室,插秧仍灌园。

生前不自爱,身后何足论。

草玄笑扬雄,赞易悲虞翻。

文章徒自苦,纸笔莫更存。

却寻南郭老,隐几学忘言。

他日宦游客,误入桃花源。

苇间见渔父,谁识王公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寄侍读苏尚书

六月西湖早得秋,二年归思与迟留。

一时宾客馀枚叟,在处儿童说细侯。

经国向来须老手,有怀何必到壶头。

遥知丹地开黄卷,解记清波没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