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
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顾炎武站在真定北边,眺望云中的五台山,感受到其深远的气势和连通幽并之地的宏大。他表达了一种寻求精神寄托或真理的愿望,认为真正的宝藏并非在世俗的化人宫中,而是在这神圣的五台山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寓含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和对内心修行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与道义的思考。
不详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翡翠年深伴侣稀,清霜憔悴减毛衣。
自从一上南枝宿,更不回身向北飞。
清切频吹越石笳,穷愁犹驾阮生车。
时当汉腊遗臣祭,义激韩雠旧相家。
陵阙生哀回夕照,河山垂泪发春花。
相将便是天涯侣,不用虚乘犯斗槎。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
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
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
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