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其二)

天涯看薄宦,何以异漂蓬。

才岂分符后,名非荐疏中。

黄尘霾落日,白羽插春风。

闻道渔阳战,方论卫霍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即事(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天涯看薄宦”,开篇便点明了诗人的处境和心境。天涯,形容远离家乡,身处异地;薄宦,则是对自己官职卑微、仕途不顺的自嘲。诗人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不满。

接着,“何以异漂蓬”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与逃避心理。漂蓬,比喻无根之物,随波逐流,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官场的无所适从和无力感。

“才岂分符后,名非荐疏中。”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与名声的反思。分符,古代官员受命出使或管理地方时,朝廷会赐予符节作为凭证,象征权力与责任。这里暗示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并未在官场得到应有的发挥,名声也未通过正途获得认可。

“黄尘霾落日,白羽插春风。”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对比,黄尘遮蔽了落日,象征着官场的污浊与黑暗;而白羽插入春风,则寓意着诗人内心对于清廉与公正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闻道渔阳战,方论卫霍功。”诗人听闻边疆战事频仍,却只关注那些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这既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也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卫霍,指汉代的两位著名将军卫青和霍去病,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在边疆战事中建立了不朽功勋。在这里,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自身未能在官场有所建树的遗憾与不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官场经历的反思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官场的某些社会现象。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即事(其三)

懒嫚终疑傲,和光意远哉。

元龙无客礼,方朔有仙才。

疾苦褰帷过,风尘领郡来。

那须论往事,作赋柏梁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即事(其四)

使者殊旁午,吾生自不辰。

文章看长物,道路竟何人。

寒食孤城外,襜帷大泽滨。

那堪杨柳色,风雨傍行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宗考功(其一)

别离如昨日,岂厌广陵涛。

春色渔阳满,烽烟海上高。

文章回白雪,顾盻解绨袍。

下走犹三辅,萧条欲二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寄宗考功(其二)

春色还堪起,青云固可披。

振缨人不病,把袂客能诗。

奏事明光殿,抡才藻镜司。

稽康犹自懒,早辱巨源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