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六)

静坐焚香念念中,念中须见己形容。

生成本藉铅中汞,变化端由火里龙。

二八莫辞频采造,一三还用苦交冲。

此中有路通天去,可把尘踪继赤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修炼金丹的内丹术语境界的古诗,通过对香火与心灵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的内在体验和精神追求。"静坐焚香念念中,念中须见己形容"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返观内省的情境,这是道家修炼时常用到的方法。通过焚烧香料达到心神宁静,从而洞察自己的真实面貌。

"生成本藉铅中汞,变化端由火里龙"则描绘了金丹大药的生成过程,"铅"和"汞"在内丹术语中象征着阴阳两方面的修炼,而"火里龙"则隐喻着内丹修炼中的真气运行,这些都是道家修炼金丹时所追求的状态。

"二八莫辞频采造,一三还用苦交冲"中的数字可能暗示了某种特定的修炼法门或时间周期,表达了一种坚持不懈、不断精进的精神态度。

最后两句"此中有路通天去,可把尘踪继赤松"则开启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永恒的主题。"赤松"在道教中象征着长生不老,而"通天去"则是修炼者所向往的境界,既有形而上升入仙界之意,也寓含了精神层面的超然脱俗。

综观全诗,通过对内丹修炼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纯净、肉体不朽的理想状态,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真谛和宇宙法则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五)

人有金丹可返魂,常流迷道不知吞。

朱禽若启岩前地,白鹿须投海底门。

欲得必先调气马,由来宜急锁心猿。

善男善女寻真诀,莫把形容化土坟。

形式: 七言律诗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四)

只见神炉当子夜,岂知火力散阴邪。

忽于金鼎凝寒玉,倏尔真身现彩霞。

沆瀣露中分白雪,华池水内养黄芽。

此中便见真消息,莫浪驱驰觅鹿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三)

忍辱多多日苦辛,闭门又被鬼偷精。

不知牢锁丹田固,争奈魂狂紫府倾。

阳气旋衰难保寿,阴邪浸长易消兵。

劝君火急寻师去,莫为冤魔破道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四十二)

学道多多少悟真,真成便见自家身。

三田有路纵横去,万类无缘变换因。

土内养金金色重,鼎中进火火功新。

若于财色全无动,便是蓬莱洞里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