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庚辛唱和诗得豺字

大千一尘劫,刀兵动三灾。

修罗抟日月,两间塞风霾。

举目何所见,莫非狼与豺。

生民饱汤火,像教沦灰埃。

世道既交丧,大块何为哉。

非仗威德尊,谁辟乾坤开。

南天埽一隅,清光濯人怀。

虽见旧时月,风波尚喧豗。

诸公赖经世,好为苍黎哀。

我将从此去,杖锡寻黄梅。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至正庚辛唱和诗得豺字》由元代诗人释克新创作,其内容深沉,情感激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怀。

首句“大千一尘劫,刀兵动三灾”,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一个充满灾难的世界,刀兵四起,三灾降临,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接着,“修罗抟日月,两间塞风霾”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修罗般的战斗使得日月失色,天地间充斥着乌烟瘴气。

“举目何所见,莫非狼与豺”一句,直指社会的黑暗面,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仿佛置身于野兽的包围之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生民饱汤火,像教沦灰埃”则揭示了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宗教信仰也因战乱而衰败,社会道德与精神支柱摇摇欲坠。

“世道既交丧,大块何为哉”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虑,以及对自然法则的困惑,似乎在质疑为何如此美好的世界会遭受如此的摧残。接下来,“非仗威德尊,谁辟乾坤开”两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依靠威严与德行来引领社会走出困境,开启新的篇章。

“南天埽一隅,清光濯人怀”描绘了一线希望,尽管当前环境恶劣,但仍有光明的一角,给人以慰藉与期待。“虽见旧时月,风波尚喧豗”则表明尽管看到了希望,但动荡与挑战依然存在,需要持续的努力与坚持。

最后,“诸公赖经世,好为苍黎哀”表达了对有能力治理国家、为百姓谋福利的官员的期望与呼吁。“我将从此去,杖锡寻黄梅”则是诗人个人的决心与行动,他将离开纷扰的尘世,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以期找到解决之道。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对真理的追求。

收录诗词(1)

释克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虎字

文渊客西河,幼安寓辽浒。

中原虽板荡,两乡若安堵。

予从稽山来,寄家鸳鸯浦。

谓当侣鱼虾,何知斗虬虎。

操艇匿菰芦,不敢歌苌楚。

须臾雷雨动,群妖碎天怒。

归看窗中月,依然挂当户。

远人惭未贤,良由得所主。

形式: 古风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地字

寄家槜李城,情为姻交系。

时登城上楼,吴山望天际。

去年向西湖,重寻烟水契。

蓦闻兵变起,谍问若天坠。

举足不敢前,念之心欲碎。

兼旬难方解,归舟急偏滞。

半道闻乡信,十言九不是。

踉跄入郭门,闾阎成赤地。

到家见妻孥,喜极翻涕泪。

具言邻公衙,吏兵救逾至。

男女十九人,幸免毒蜂刺。

琴书赖复完,疏狂更容肆。

翘手见辉光,恍惚疑梦寐。

形式: 古风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南字

旧业带郊牧,受时勤耕蚕。

倾筐董机女,负表责诸男。

得酒共慰劳,中堂相与酣。

醉从草窗里,远看函山岚。

交游恨阔绝,引领望东南。

瞥见穿云燧,惶骇忧何堪。

孤帆川上来,问之且再三。

为言脱巾呼,大乱由凶贪。

烧城但馀堞,流血潴为潭。

怀我同心彦,惊泪不能含。

何图共明魄,相对重高谈。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至正庚辛唱和诗得方字

伊余本奇薄,受知彻平章。

亲老系微禄,羁官在江乡。

一朝不得志,投劾归山庄。

岂谓逢乱略,松菊萎兵荒。

平川斗波浪,衍陆成太行。

故园窅难觅,芜没在浔阳。

中原渐陆沈,懦将空鸱张。

翻增绍兴恨,血战念家王。

月色似为苦,凄凄满中方。

今古成浩叹,涕落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