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仲山之任广东参政

十年送尽南归人,今日谁知还送君。

归来寂寂掩关卧,无语目睇南飞云。

与君相从亦云久,对语真如饮醇酒。

朱弦疏越音有馀,明水著盐味多有。

君才于我真得师,簿书堆里还题诗。

诗词郁硉古鼎器,字法秀劲枯藤枝。

岭南此去无多路,目极燕山天尽处。

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

政成几时召还阙,相对共月庵前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送仲山之任广东参政》。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即将离别的不舍。首句“十年送尽南归人,今日谁知还送君”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中送别友人的回忆,以及今日再次送别友人时的感慨。接下来的“归来寂寂掩关卧,无语目睇南飞云”,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

“与君相从亦云久,对语真如饮醇酒”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如同醇厚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朱弦疏越音有馀,明水著盐味多有”运用比喻手法,将友情比作音乐和调味品,强调了友情的丰富和美好。

“君才于我真得师,簿书堆里还题诗”赞扬了友人的才华,并提到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中,友人仍能创作诗歌,展现了其高雅的情趣。“诗词郁硉古鼎器,字法秀劲枯藤枝”进一步赞美了友人的文学成就和书法艺术,将友人的作品比作古鼎和秀劲的枯藤枝,形象生动。

最后,“岭南此去无多路,目极燕山天尽处”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青山杳杳不见人,秋雁飞来复飞去”描绘了友人离去后的景象,以青山和秋雁的意象,象征着友人虽远,但心始终相连。“政成几时召还阙,相对共月庵前月”则是对友人仕途的关心,期待友人功成之后能够回到朝廷,共享月光下的宁静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对友情、才华、艺术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我生

我生抱幽忧,有癖结中抱。

当喜常咨咨,居常殊悄悄。

一朝逢至人,如梦忽呼觉。

至言何须烦,胸中殊浩浩。

古今等蘧庐,生死一浮泡。

委顺齐宠辱,冥怀无丑好。

得之亦不惊,失之曾不懊。

一身自悠悠,此外何足道。

长揖谢至人,闻此苦不早。

形式: 古风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一)

觅句年来无一长,日携白集嗅馀香。

一篇自可读几过,诸格今仍得未尝。

当日秦吟能伏李,后来昆体漫称杨。

平生却怪韩员外,只识张家奉礼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和匏庵读白集二首(其二)

此老生年七十六,何曾一日没诗章。

风流转觉堪师我,政事传闻尚在杭。

生世莫嫌殊已晚,题诗不害稍相方。

所嗟得见年差晚,旋读前头已旋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秫饭

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

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

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