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形式: 古风

翻译

繁花盛开之时,长沙城万人空巷。
渡口边翠柳如美女黛眉,人们争看骏马扬蹄炫耀。
这个城市的人们喜欢游历西湖南寺,将领们也从军中前来。
马援出征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葛强这样的忠诚伙伴共事。
夕阳下,金色马鞍映照着晚霞,华丽的船只驶向远方的青楼。
历史上的动荡岁月历历在目,人间悲欢只是暂时的慰藉。
弟侄虽在,却无法通信,战乱不息,分离之苦难以言表。
迎合年轻人已非我所愿,更何况今日还要举行除旧布新的仪式。

注释

繁花:盛开的花朵。
务是日:这一天特别热闹。
渡头:渡口。
翠柳:绿色柳树。
艳明眉:像美女的眉毛般美丽。
朱蹄:红色马蹄。
骄齧膝:马儿骄傲地踢腿。
马援:古代名将。
葛强:虚构人物,可能象征忠诚。
金镫:金色马镫。
红粉晚:傍晚的红霞。
牙樯:装饰有象牙的船桨。
青楼:古代的豪华建筑。
丧乱:战乱。
悲欢:悲伤和欢乐。
干戈:战争。
离居:分离居住。
逢迎:迎合。
少壮:年轻人。
吾道:我的原则。
祓除:古代的一种除旧布新的仪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著处繁花务是日”表明春天已经来临,花朵盛开,每一处都值得驻足欣赏。“长沙千人万人出”则描绘了人们纷纷外出的热闹场景,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社会氛围。接下来的“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写出了女性美丽的形象与骏马竞速的情景,给人以动感。

诗中还提到“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表达了对名胜古迹的向往以及军队的活动情况。接着,“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则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点缀,以及个人对于团结一心的期盼。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这一句通过对物质文化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于遥远事物的追忆。紧接着,“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则是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几句“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对于年轻一代不同价值观念的理解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历史、社会、自然和个人命运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渔阳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形式: 古风

营屋

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阴通积水内,高入浮云端。

甚疑鬼物凭,不顾剪伐残。

东偏若面势,户牖永可安。

爱惜已六载,兹晨去千竿。

萧萧见白日,汹汹开奔湍。

度堂匪华丽,养拙异考槃。

草茅虽薙葺,衰疾方少宽。

洗然顺所适,此足代加餐。

寂无斤斧响,庶遂憩息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谒文公上方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

窈窕入风磴,长芦纷卷舒。

庭前猛虎卧,遂得文公庐。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

吾师雨花外,不下十年馀。

长者自布金,禅龛只晏如。

大珠脱玷翳,白月当空虚。

甫也南北人,芜蔓少耘锄。

久遭诗酒污,何事忝簪裾。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

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

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

无生有汲引,兹理傥吹嘘。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野望因过常少仙

野桥齐度马,秋望转悠哉。

竹覆青城合,江从灌口来。

入村樵径引,尝果栗皱开。

落尽高天日,幽人未遣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