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

神仙吏姓梅,人吏待君来。

渭北草新出,江南花已开。

城边宋玉宅,峡口楚王台。

不畏无知己,荆州甚爱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神仙般的官吏姓梅,百姓们期待着您的到来。
渭水以北嫩草初生,江南之地花朵已经绽放。
城边有宋玉昔日的居所,峡口矗立着楚王的高台。
无需担心没有知己,荆州之地非常珍爱人才。

注释

神仙吏:指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官员,如同神仙一般。
梅:这里指代姓梅的官员。
人吏:指百姓和下属官吏。
渭北:渭河以北的地区,常用来泛指北方。
草新出:新长出的草,形容春天的景象。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此处代表南方。
花已开:花已盛开,同样描绘春日景致。
城边:城市边缘地带。
宋玉宅:宋玉,古代著名文人,此处指他的故居。
峡口:峡谷的入口处,可能特指某一具体地名或泛指险峻之地。
楚王台:楚王的楼台,象征权力或历史遗迹。
不畏:不怕,无惧。
无知己:没有理解自己、赏识自己的朋友。
荆州:古地名,这里泛指地方或特定行政区域。
甚爱才:非常重视和爱护有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叫梅的神仙吏前往新任所在地江陵泉少府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对人才的赞赏。

"渭北草新出,江南花已开"两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同时也隐喻着诗人对朋友赴任新环境的美好祝愿。这里的“渭北”和“江南”,分别指代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和江陵一带,通过草和花的季节变化,生动地勾勒出时序变迁与空间迁移的画面。

"城边宋玉宅,峡口楚王台"两句,则是借用历史文化名胜,以凸显新任之地的风光。宋玉宅和楚王台都是古代著名的建筑遗迹,这里的提及,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更暗示着对梅神仙吏的期待,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能有所作为。

最后一句"荆州甚爱才"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的珍视和期望。荆州,即今天的江陵,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对于才能之人的渴望,也是对梅神仙吏的鼓励,希望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发挥所长,为地方文化注入新活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送别之作,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和期待。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联结,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江陵黎少府

悔系腰间绶,翻为膝下愁。

那堪汉水远,更值楚山秋。

新橘香官舍,征帆拂县楼。

王城不敢住,岂是爱荆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

剖竹向江濆,能名计日闻。

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

驿舫宿湖月,州城浸海云。

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

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

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严诜擢第归蜀

巴江秋月新,阁道发征轮。

战胜真才子,名高动世人。

工文能似舅,擢第去荣亲。

十月天官待,应须早赴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