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其二)丁卯八月病中作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差以毫厘缪千里。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翻译

人有贤愚之分,他们中间能差多少呢?不要小看了这个区别,可以说:差之毫釐,缪之千里之远。仔细地想想,义与利是舜与跖的分别。他们都鸡鸣即起,孳孳不倦地作事情。为善的就是舜的徒弟,为利的就是跖的徒弟。这两种人我们一定要分清楚。
醴的味道甘甜,但它终久容易坏;水没有味道,它就能长久保持本色不变。我到了老年还知道一个道理:君子交朋友淡如水。吃一餐饭的时候,聚集一大批飞蚊,它们的响声如雷。现在想起来觉得:昨天错了,今天对了。我很羡慕能在安乐窝里有泰和汤喝,即便是剧饮也不会醉,但只打算喝个半醉就行了。

注释

孳孳:勤勉不懈。
安乐窝:指住宅。
泰和汤:指酒。

鉴赏

这首《洞仙歌·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丁卯年八月病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词中通过对比贤愚之间的差距,强调了细微的差别可能导致巨大的错误,暗示了道德义理的重要性。他以舜和跖的对比,指出勤劳不懈的人与追求私利者并无本质区别,都在鸡鸣时开始忙碌。

接着,词人以饮食为喻,说明甘甜的事物容易腐坏,而君子之间的友情淡泊如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世事无常,曾经的喧嚣如今看来似乎是错误的,而宁静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正确选择。

最后,词人羡慕那些能在安逸中享受平静的人,他们的生活简单,饮酒不过微醉,体现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度欲望的否定。整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辛弃疾在病中对人生观的沉思。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其一)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

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

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

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一)红梅

冰姿玉骨,自是清凉□。此度浓妆为谁改。

向竹篱茅舍,几误佳期。招伊怪,满脸颜红微带。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

怕等闲、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㬠、说与群芳不解。

更总做、北人未识伊,据品调,难作杏花看待。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一)为叶丞相作

江头父老,说新来朝野。都道今年太平也。

见朱颜绿鬓,玉带金鱼,相公是,旧日中朝司马。

遥知宣劝处,东阁华灯,别赐仙韶接元夜。

问天上、几多春,只似人间,但长见、精神如画。

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蝉,玉京迎驾。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洞仙歌(其三)

松关桂岭,望青葱无路。费尽银钩榜佳处。

怅空山岁晚,窈窕谁来,须著我,醉卧石楼风雨。

仙人琼海上,握手当年,笑许君携半山去。

劖叠嶂,卷飞泉,洞府凄凉,又却怪、先生多取。

怕夜半、罗浮有时还,好长把云烟,再三遮住。

形式: 词牌: 洞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