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侍御先归京

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

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

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

先凭报亲友,后月到长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听说你即将朝见皇宫,应当整理好象征着御史的豸冠。
一路风霜随着马儿远去,你的到来让炎热的夏日也为之清凉。
思乡的泪水滴落在书信上,对饮的酒却能稍微缓解乡愁。
先寄信告诉亲朋好友,之后的月圆之时你将到达长安。

注释

闻欲:听说你打算。
朝龙阙:朝见皇宫,龙阙指皇宫大门,代指朝廷。
应须:应当。
拂豸冠:拂拭、整理好豸冠,豸冠是古代御史等官员戴的帽子,有独角神兽装饰,象征正直。
风霜:风和霜,比喻旅途的艰辛。
随马去:伴随着马前行,指旅途过程。
炎暑:炎热的夏天。
为君寒:因你的到来或心意而感到凉爽或欣慰。
客泪:离家在外之人的泪水,此处指思乡之情。
题书落:写信时泪水滴落。
乡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对酒宽:借酒消愁,饮酒稍微缓解了乡愁。
先凭:首先凭借。
报亲友:告知亲朋好友。
后月:下个月或者不久之后。
到长安:到达京城长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现了离别时的愁绪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开篇两句“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表明即将踏上归途,龙阙指的是都城长安的宫殿,而拂豸冠则是出行前的准备,预示着一场旅行的开始。

接下来的“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通过对比春秋二季的气候变化,形象地表达了送别者对于朋友所承受的天气变化的关心。无论是严寒还是酷热,都化作了对远行者的牵挂。

“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交流,通过泪水和书信传达了彼此的思念之情。同时,借着酒精的力量来缓解乡愁,表明了送别者的心境。

最后两句“先凭报亲友,后月到长安”则是对归途中所持希望的表述,诗人期望能够早日将自己的平安消息传达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并盼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回到京城长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离别情感的刻画,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温婉情怀。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

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

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弘文李校书往汉南拜亲

未识已先闻,清辞果出群。

如逢祢处士,似见鲍参军。

梦暗巴山雨,家连汉水云。

慈亲思爱子,几度泣沾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永寿王赞府径归县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

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

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

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罢起郎官草,初封刺史符。

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

郡政傍连楚,朝恩独借吴。

观涛秋正好,莫不上姑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