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酬复言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迥带月轮孤。

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

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

不然岂有姑苏郡,拟著陂塘比镜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夜晚城郭周围歌声绕,月色下稽山轮廓独自妖娆。
沈约想吟诗心怕已碎,吴道子虽在画也难描。
自谦我才学浅薄如小土丘,深知你才思高妙斗争胜过都卢。
若非如此怎能有姑苏此地,欲以池塘比拟镜湖之美妙。

注释

绕郭:围绕着城郭。
笙歌:吹笙唱歌,泛指音乐声。
夜景徂:夜色渐渐消逝,徂表示过去、消逝。
稽山:会稽山,位于今中国浙江省。
月轮孤:孤悬的月亮,形容月色皎洁。
休文:沈约,南朝文学家,字休文,这里代指文人。
欲咏:想吟诗。
心应破:形容情感丰富,几乎要心碎。
道子: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
画得无:难以描绘,表示景色极美。
顾我:自顾,自视。
小才:谦称自己的才能微小。
培塿:小土丘,比喻才能平庸。
知君:了解您。
险斗:才思敏捷,斗争激烈,这里形容才思斗争。
敌都卢:都卢,古代善于攀缘的国名,这里比喻才思高超。
不然:如果不是这样。
岂有:怎能有。
姑苏郡:苏州古称,这里代指美丽的地区。
拟著:打算,想要比拟。
陂塘:池塘。
比镜湖:与镜湖相比,镜湖是绍兴的名湖,以清澈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名为《再酬复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夜晚绕城行走时所展现的情景与内心世界。"绕郭笙歌夜景徂"一句,以轻盈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夜色中的城市轮廓,"稽山迥带月轮孤"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诗人在这宁静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冷清。

接着两句"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这里的“休文”可能指的是文学创作或是某种文化修养,而“道子”则有朋友或知己之意。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在创作上的自我怀疑和对友人的渴望,虽然心中有所想要表达,但却难以用言语或画笔捕捉。

"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一段,则是诗人对于自身才华的自谦,同时也表现了对友人的肯定和信任。这里的小才可能指的是诗人认为自己才能有限,而“都卢”则象征着友人在文学上或其他方面的杰出才智。

最后两句"不然岂有姑苏郡,拟著陂塘比镜湖"中,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某个地方或事件,用以衬托和比较。这里的“姑苏郡”应指的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即今天的苏州市,而“陂塘”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象征着平静而深邃的水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夜晚城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和文学创作上的自我探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与友人的情谊以及对才华的自我认识。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再酬复言和誇州宅

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

断发仪刑千古学,奔涛翻动万人忧。

石缘类鬼名罗刹,寺为因坟号虎丘。

莫著诗章远牵引,由来北郡似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酬复言和前篇

经过二郡逢贤牧,聚集诸郎宴老身。

清夜漫劳红烛会,白头非是翠娥邻。

曾携酒伴无端宿,自入朝行便别春。

潦倒微之从不占,未知公议道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谢兼广为四韵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

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

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期在此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刘颇诗

一言感激士,三世义忠臣。

破瓮嫌妨路,烧庄耻属人。

迥分辽海气,闲蹋洛阳尘。

傥使权由我,还君白马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