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永乐山叩云亭

长江合高峰,爽气左右绕。

中流望绝巘,万丈见木杪。

孤亭揭其上,隐隐一拳小。

李君令兹邑,邀我升缥缈。

是时天宇净,晴色洗霜晓。

万象满四隅,转盼皆可了。

神清压尘坌,志适喜猿鸟。

人生贵轩豁,世务苦纷扰。

兹焉获登览,浩思欲飞矫。

令谓亭我为,胜绝此应少。

愿子立佳号,光辉饰松茑。

因名之叩云,大字榜霞表。

形式: 古风

翻译

长江汇合众多高峰,清爽的气息环绕左右。
在江中心眺望远处的山峰,万丈高处树木清晰可见。
孤独的亭台矗立其上,显得小巧如一拳。
李先生治理这个县邑,邀请我登上那如梦如幻的地方。
此时天空清澈,晴朗的晨光洗净了霜色。
四周景象尽收眼底,转动目光就能一览无遗。
精神清爽压过尘世的喧嚣,心情舒畅与猿鸟共欢。
人生贵在心胸开阔,世事纷扰令人疲惫。
在这里得以登高望远,思绪飞扬想要振翅高飞。
他告诉我,这样的亭子世间罕有胜景。
希望你为它取一个好名字,让松茑的光辉增添光彩。
因此命名为‘叩云亭’,大字镌刻在霞光之上。

注释

合:汇聚。
爽气:清爽的气息。
绝巘:极高的山峰。
木杪:树梢。
缥缈:虚无缥缈,如梦境般。
晴色:晴朗的色彩。
万象:万物。
尘坌:尘土和杂乱。
浩思:广阔的思想。
胜绝:极美的景色。
佳号:美好的名称。
松茑:松树和茑萝,象征自然之美。
叩云:触碰云端,形容极高。
霞表:朝霞之上,显眼的位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峰与长江相合的壮丽景象,诗人在此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辽阔气势和清新之气。通过“中流望绝巘”可见其视野开阔,“万丈见木杪”则展现了山高水远的境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被邀请登上一座隐秘的小亭,这个小亭似乎与众不同,给人一种超然物外之感。

天气晴朗,万象皆显,转盼之间便能领略这份美好。诗人心神清澈,不为尘世所扰,内心的喜悦如同观赏猿鸟一般自在。人生追求的是一种豁达与开阔,而现实中的烦恼往往让人感到厌倦。

诗人在此得以登高望远,心中涌动着想要飞扬的豪情。这座亭子因其独特而胜过其他常见之处。诗人希望这座亭子能有一个美好的名字,使其光彩夺目,就如同松树旁边的茑草一般。

最后,诗人提议以“叩云”命名此亭,并在大字榜上显耀其名称,让它如同霞光一样照亮天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秦王卷衣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

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钩加。

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拿。

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

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

美人却扇坐,羞落庭下花。

闲弄玉指环,轻冰扼红牙。

君王顾之笑,为驻七宝车。

自卷金缕衣,龙鸾蔚纷葩。

持以赠所爱,结欢期无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秦诏

山流濯幽坑,铜篆发古耀。

我行奉天县,叟以百钱粜。

读之乃二世,元年所刻诏。

谓法度量者,尽始皇帝造。

辞止曰皇帝,久远若为道。

乃命斯去疾,具述纪其要。

文章既精简,字画亦佳妙。

亥尔何等人,敢作万世调。

其为者非是,所累才一庙。

区区颂微末,回首皆可吊。

郡兵厌宝玉,得此只挥掉。

漂流落荒壤,千载厄潜奥。

乃知天宇内,事有不可料。

此物今何为,惟助观者笑。

形式: 古风

积雨

京师值积雨,浮淖皆满城。

况当淘决时,左右罗深坑。

有客南河居,旦夕堤上行。

病仆挟羸马,十步八九倾。

职事有出入,长抱落胆惊。

都人素豪恣,小官常见轻。

排辟要稳道,敛避不敢争。

试欲效呵止,圜目根姓名。

往往被溅污,直落舌与睛。

归来事洗濯,袍裤纷纵横。

仰首问天公,春泽当早晴。

幸有好日月,何惜施光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罢郡

自问尔何事,端然信方策。

本是锄犁人,强为簪组客。

何尝补万分,徒自劳七尺。

还如裴昭明,罢郡归无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