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一)镈问耒

金坚虽不磨,木曲亦已揉。

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后。

适从慵耕儿,虽功不见取。

良田常无收,何塞不耕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金属虽然坚硬无比,木材弯曲也已受过折磨。
幸好得到主人的使用,反而要主人跟在后面。
恰好来自懒惰的农夫,即使付出努力也不被看重。
肥沃的土地常常歉收,哪里的土地不耕作都会有责怪。

注释

金坚:形容金属坚硬。
木曲:比喻木材经过加工变得弯曲。
蒙:承蒙。
反要:反而需要。
慵耕儿:懒惰的农夫。
见取:被认可或重视。
何塞:哪里。
咎:责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田园生活画面。开篇“金坚虽不磨,木曲亦已揉”两句,通过对比金属与木材的性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物象的变化,以及诗人对于岁月沧桑的感慨。

“幸蒙主人用,反要主随后”两句,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命运的一种顺应态度。虽然自己如同被使用的工具,但最终还是不得不跟随着主人的安排,这也许反映了古代农民对自然与命运的无奈。

“适从慵耕儿,虽功不见取”两句,通过描述一个懒惰的农夫形象,表现出一种对于劳动成果的质疑和无力感。即使辛勤耕作,也未必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这在当时社会中确实是一种普遍现象。

最后,“良田常无收,何塞不耕咎”两句,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生产中的困境和矛盾。即使是好田地,也难逃无收的命运,那么对于那些不耕作之人,又怎能加以责备呢?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生活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九)水车问龙

来何必召云,去何必飞天。

我名不为龙,何能雨尔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一)水车谢龙

水车谢神龙,下竭固无奈。

旱则我为用,尔龙尚何谓。

形式: 古风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四)耒答镈

我必为人用,不必用于人。

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

形式: 古风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三)耒答镈

我用于主人,良田无虚种。

主人不我以,我适为无用。

不知主人饥,岁卒安自奉。

由来我求人,孰与求我重。

形式: 古风 押[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