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日雨

天怜野老饥,初不待人祈。

雷与奔腾骤,烟兼映带微。

已拚泥弊屣,更喜滴单衣。

暗想田塍上,禾秋蚱蜢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苍天怜悯野外的老者饥饿,无需他人祈求就施恩。
电闪雷鸣,狂风骤雨,烟雾缭绕中略显微弱。
我已准备好忍受泥泞和破旧的鞋子,更欣喜的是雨水滴落在单薄的衣物上。
在心中想象,田野小路上,秋天的稻谷丰收时,蚱蜢在飞舞。

注释

天:苍天。
怜:怜悯。
野老:野外的老者。
饥:饥饿。
待:等待。
人祈:他人祈求。
雷:电闪雷鸣。
奔腾:狂风。
骤:骤然。
烟:烟雾。
映带:环绕。
拚:准备。
泥弊屣:泥泞和破旧的鞋子。
滴:滴落。
单衣:单薄的衣物。
暗想:想象。
田塍:田野小路。
禾秋:秋天的稻谷。
蚱蜢:蚱蜢。
飞:飞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夏雨后的生动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农事的深切感悟。

"天怜野老饥,初不待人祈。" 这两句表达了天气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天空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关照着田间劳作的老者,不需要他们祈求就给予恩惠。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万能之神的敬畏和依赖。

"雷与奔腾骤,烟兼映带微。" 这里通过雷鸣声、电闪光、云烟变化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又即将雨降的气氛。这不仅是对夏季暴风雨前夕自然景观的精准捕捉,也传递了诗人内心对于即将到来的雨水所带来期待和希望。

"已拚泥弊屣,更喜滴单衣。"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感受,诗人似乎已经体验到了雨后凉爽的气息,不再感到炎热,而是享受着雨后的清凉。"泥弊屣"和"滴单衣"的细节描写,更凸显了诗人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感知。

最后,"暗想田塍上,禾秋蚱蜢飞。"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一种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和生机勃发的期待。"暗想"二字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而"田塍上"、"禾秋"、"蚱蜢飞"等意象,则让读者仿佛听到了秋天来临时农田里蟋蟀跳跃的声音,感受到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六月二十四日秋夜书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

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六月八日迁寓侍郎桥

梧桐楼外雨萧萧,客里迁居意不聊。

净土偶邻罗汉洞,閒人肯羡侍郎桥。

蠹鱼书少家何窘,行李船轻路匪遥。

此□十翁肯相送,典钱沽酒了今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六月十七日十八日大雨闻贼欲降

谁遣青天变漏天,人閒无复有平田。

女娲鍊石端何物,子产禜龙未必然。

死徙衔冤终不雪,生存忍饿更堪怜。

腐儒自笑穷今极,旬月曾无一醉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六月半屡雨

甘雨作丰年,尤宜近伏天。

水无过大海,旱不救良田。

六月茅檐滴,千村饭灶烟。

山城秋意早,新粒市香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