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其一)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

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软,垂玉腕,肠向柳丝断。

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形式: 词牌: 河传

翻译

清晨江边,互相呼唤。女子们精心打扮,去采莲。
请公子不要靠近那水边,年轻人,船上的鲜花簇新未凋零。
红衣少女衣袖随风轻轻摆动,手腕如玉,心绪随着柳丝摇曳断肠。
无论是浦南还是浦北,无人知晓,傍晚时分人已经稀少。

注释

江畔:江边。
晓妆鲜:清晨精心打扮。
个女:那些女子。
采莲:采摘莲藕。
那岸边:那边的岸边。
少年:年轻的男子。
好花新满船:船上的鲜花簇新。
红袖:红色的衣袖。
摇曳:摇摆。
逐风软:随风轻柔飘动。
垂玉腕:垂下如玉的手腕。
浦南归:从浦南归来。
浦北归:从浦北归来。
晚来人已稀:傍晚时分人已经很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畔风光和人物活动的画面。开篇“江畔,相唤”,设定了诗人与一位女子在江边相呼应答的情景,这种亲密而愉悦的互动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一种温馨浪漫的基调。

接下来的“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中,“晓妆鲜”可理解为清晨的光线透过薄雾,使得女子的妆容更加明媚动人;“仙景个女采莲”则描绘了这位女子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采摘莲花的画面。这里的“仙景”和“仙”字,暗示了诗人对这位女子及她所处环境的赞美之情。

紧接着的“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诗人似乎在邀请对方不要去别的河岸,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美好。这里的“少年”一词,不仅指年龄上的年轻,也隐含着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视。而“好花新满船”的意象则让读者联想到诗人所处的环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红袖摇曳逐风软,垂玉腕,肠向柳丝断”一句,更是写出了女子采莲时的动态美。她那摇曳自如、随风舞动的红色衣袖,以及垂下的玉白手腕,都显示出一种柔美与高贵。最后“肠向柳丝断”的意象,则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对这份美好场景的依恋不舍。

尾句“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中,“浦南归,浦北归”,描绘了诗人和女子可能是各自返回不同方向的情景。而“莫知,晚来人已稀”的感慨,则表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美好易逝的无奈之情。这里的人物交错,恰似江水两岸的行走者,在日落之后渐渐散去,留下的是诗人对这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动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片段的深切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间之爱以及生命流逝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河传(其二)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形式: 词牌: 河传

河传(其三)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

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情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形式: 词牌: 河传

河渎神(其一)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形式: 词牌: 河渎神

河渎神(其二)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形式: 词牌: 河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