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其三)

同伴,相唤。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

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

天际云鸟引情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

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

形式: 词牌: 河传

翻译

唤起同伴,杏花稀疏,梦境中常有离别之忧。
仙人离去,燕子已飞,不再回归,只留下泪痕湿透衣裳。
天边云鸟牵引着思绪飘向远方,春天已接近尾声,烟雾笼罩着南苑。
雪梅香气四溢,柳条漫长,年轻的女子,更让人感到心痛悲伤。

注释

同伴:朋友。
唤:呼叫。
杏花:早春开花的树种。
每:常常。
愁:忧虑。
依违:犹豫不决。
仙客:传说中的仙人。
燕已飞:燕子已经离开。
不归:未归。
泪痕:泪水的痕迹。
空:徒然,空自。
天际:天边。
云鸟:飞翔的鸟儿。
春已晚:春天即将过去。
烟霭:雾气。
南苑:南方的园林。
雪梅:梅花在雪中开放。
香:香气。
柳带长:柳条长长的。
小娘:年轻女子。
转令:反而让。
意伤:心情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愁苦的境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对远去亲友的思念之情。"同伴,相唤"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与伙伴之间的情谊深厚,而"杏花稀,梦里每愁依违"则透露出诗人在梦中也无法摆脱对伙伴的牵挂和忧虑。

"仙客一去燕已飞,不归,泪痕空满衣"中,“仙客”指的是那位远去的人,而“燕已飞”则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挽回。诗人因其不再回来而洒下同情之泪,泪痕浸湿了衣襟。

"天际云鸟引情远,春已晚,烟霭渡南苑"这一句,通过天边的云和飞鸟,表达了诗人对那位仙客的思念之情是多么的遥远。而“春已晚”则点出了时光易逝,季节更迭,增加了一份无常感。"烟霭渡南苑"描绘出一幅朦胧的春日景象,使人感到愈发凄清。

最后两句“雪梅香,柳带长,小娘,转令人意伤”中,“雪梅香”和“柳带长”都是早春的景色,但在这里却成为诗人心绪牵动的原因。"小娘"一词,常指年轻女子,这里可能是对那位已去之人的昵称或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呼唤。而“转令人意伤”则表明这些景物和称谓都让诗人感到更加心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亲友离别之后的深切思念与哀愁。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河渎神(其一)

河上望丛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

形式: 词牌: 河渎神

河渎神(其二)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形式: 词牌: 河渎神

河渎神(其三)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艣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形式: 词牌: 河渎神

南歌子(其一)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

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形式: 词牌: 南歌子